诗词旧友 原创
很久不追剧了,一打开屏幕,发现满满都是这样的画面
这些人设的共同特点是:美丽智慧,独立坚强,也渴望爱情,但不再以此为人生的终极意义。
不得不承认,当我不再年轻时,电视剧也成熟了。
不怕暴露年龄地说,在我还愿意看电视的年代,霸屏“女神”都是这样的:
你还记得吗?在“傻白甜”大行其道之前,是一段好漫长的“弱白哭”历史。
外柔内弱,心思单纯,泪多笑少,唯爱至上。
这些,都是瑶女郎的显著特点。
就像古代戏文里唱的那般: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伟大的琼瑶奶奶,让一群水晶玻璃心的弱女子,强悍地主宰着人们心中“初恋的样子”。
但说到“弱白哭”的“祖师婆婆”,恐怕还得数这位:
病恹恹的身子,流不完的眼泪,却坚守着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念。87版《红楼梦》已经是银屏经典了。但小时候看林黛玉的时候,基本get不到她的美。后来才逐渐明白,那是因为我没文化。
因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知性美女的高配,是诗性美女。
如果不懂中国古诗词的女子是怎样的一种美,看看林黛玉就知道了。
还记得,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就很恶毒地送了她两个字——颦颦。
所谓“颦颦”,即蹙眉,也就是皱眉的意思。
在古代文人眼里,女子蹙眉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美。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宋谢逸《踏莎行》
才送目,又蹙眉,此情谁得知。
宋晏殊《更漏子》
蹙眉颔首,泪光盈盈,原来是美人害相思时标配的表情包。
只是,我们无法望着一堆晦涩的方块字去臆想,那一张张皱着眉头的美人脸。
还好有个林黛玉,眉一皱,头一点,瞬间就激活了在古籍中埋藏了千年的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实细看,很多瑶女郎也都不差一张经典蹙眉剧照。
毕竟,忧郁是需要神韵的,否则,就成东施效颦了。
为什么我们不漂亮的女孩要乐观,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记得琼瑶在选女主角时,特别看重一点,就是必须哭得美。这其实也跟琼瑶小说受古诗词文化影响有关。
诗词中的美人,无论顾盼巧笑,还是不胜清愁,都自有一番风流。而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自然也少不得女主绵延不绝的眼泪。
写美人的哭,古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宋陆游《钗头凤》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宋唐婉《钗头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柳永《雨霖铃》
对于传统社会的绝大多数女人来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就是她们的精神皈依。
所以,诗词中才有了那么多相思成灾的美人儿。
她们寂寞会哭,离别会哭,如果爱而不得,更会哭死去。
有时候,相思带来的不只有眼泪,相思,真的是一种病。陆游的表妹唐婉,就是因为不能跟表哥长相厮守,最后郁郁而终。
而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著称的林妹妹,也用她那动辄缠绵病榻的样子,给我们完美地演绎出了什么叫楚楚可怜,什么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当然,到了琼瑶奶奶那里,她不再以“生病”来表现女主“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柔弱。
毕竟,奶奶是要人们相信爱情的纯洁美好。
所以,女主还是必须要身心健康的。
唯有如此,方能解释,为何奶奶对女主的哭相要求如此之高。
因为,只有哭得楚楚动人的姑娘,才会让男主,让观众产生“我见犹怜”之情。
哭,不仅是情绪的流淌,更是诗意的传递。
唉!美人会迟暮,阿姨已变奶奶。
我承认,时光流逝,世事无常。
我相信,爱情既可能是紫薇尔康式的痴心不悔,也可能是罗子君陈俊生式的人心易变。
我相信,在琼瑶剧中哭过笑过的孩子都会长大。
然而,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现实去否定昨天的梦想。
就像很多历尽沧桑的人,始终觉得,最宝贵的还是心中那份最初的纯真。
好吧,惟愿诗意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