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中有这样一群女星,她们有着高颜值,还自带辨识度,然而为了追求完美去整容,结果失去了最初的个性,甚至弄巧成拙。
张檬曾是《美人心计》中的最美卫夫子,饰演内地版《天龙八部》的王语嫣,白衣飘飘一脸的清纯,她一直是内地清纯系的小花旦。
可如今再次出席活动的她,整容后被网友吐槽脸部僵硬,连做表情都吃力。
我们不知道整容到底是不是娱乐圈的游戏规则,可是如此把自己打造“完美”,反而失去了很有辩识度的一张脸。
再眼观上季超级女生的一位参赛者,花了八年时间整成了跟范冰冰有90%的相似度。
我们且不讨论她整容的这八年来动了多少刀子忍了多久的痛,只因为太像范冰冰,任凭以后想如何上位,她恐怕也只能站在范冰冰的裙角下,被大多数的人贴上“只是长的像范冰冰”的标签。
而她所付出的一切,将会被大众抹杀掉。
当然,不仅仅是明星,现在的很多人,习惯了在周围环境事物的引导下,循规蹈矩。
他们总是那么害怕和别人成为不同的人,他们总是渴望自己与别人取得一致,他们总是很难保持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却为了不被别人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而去迎合周围。
他们总是被越来越多的信息去填满自己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块血肉,每一条血管,暗地里不断被教导,被牵引,被同化,于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迷失的心安理得,失败的有理有据。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任由自己的梦想消逝破灭?
因为大多数人都活在“应该”的世俗标准里。
“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生活中受到太多的限制,昨日的坚强和今天的牵强,曾经最鄙视的现象如今也做的毫不勉强。
一个大一的学妹曾经跟我哭诉,她说她们宿舍的人没有以前那样那么喜欢她了。
我问其原因,她说以前还好,平时去哪干什么都是一起,后来我觉得不想那么颓废,就加入了一个早读会,至少比起每天待在宿舍里追剧聊天刷朋友圈好的多。
我也曾劝她们,鼓励她们去参加一些活动,不要每天总是把日子过的那么单调苟且,结果她们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我的舍友说,上大学本来就是这样,你看看人家不也是过的跟我们一样,干嘛把精力放在有的没的事上。
我很理解这位同学的心情,因为现在的学生都已经被大学本来应该该吃吃该喝喝的潇洒日子给同化了。
她们不曾觉得自己上课玩手机没什么,反正别人也这样,也不觉得逃课去泡吧打游戏没什么不妥,你看网吧里密密麻麻坐着的都是打游戏的人。
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他们的生活已经被定型。而恰恰像她这种极少数不想大学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在大多数人眼里都觉得和大多的正常孩子不同。
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映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甚至还遭遇到了退学的命运。
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想要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规规矩矩坐在课桌前上课才是好学生,不然,后来的不会成为相对论的创立者,也不会是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所以我们何必要让世界上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所控制呢?
看到身边的姑娘都开始嫁人了,自己也着急着再不结婚就真的老了,看到别人自拍发朋友圈自己也赶快跟着做来刷自己的存在感。
可是,谁规定自己25岁前要把自己嫁掉才算幸福,谁说朋友之间的友谊要靠刷朋友圈来维持。我们应该和别人有着不同的追求,热爱不同的生活。
想瘦就去减肥,想长肌肉就去健美,想考北大清华就好好学习,想她就去追。
肥肉不会自己飞走肌肉也不会凭白长出,知识不会通过蓝牙传输到你脑里,你喜欢的人也不会毫无缘由地爱上你。
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要做什么事,而不是被这个世界同化的一点光彩都没有。
愿我们有胆量在鸡群中当一只站的挺直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