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法则:创造共同意义感
这是《幸福的婚姻》里的最后一个,也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法则。
现在,很多人受日本极简文化的影响,向往“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一屋两人”的简单爱情。尽管,这不失道出了婚姻的本质。但是真正能享受这种质朴快乐的夫妻,却只有那些拥有深层精神链接的夫妻。
很多人说了,天天工作,带娃这么忙,我哪有时间建立精神链接?能应付日常生活已经手忙脚乱了!其实这件事如果认真对待并不是很难,并且往往会达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
作者形容这些注重精神交流的夫妻,在精神层面创造除了一种共同的内在生活——一种包含着家庭习俗、仪式和故事,让彼此明白成为家庭的一员意味着什么的文化。
他们会和配偶认真讨论、设计属于他们的家庭仪式,比如在纪念日拍全家福、固定时间全家出游,以此来增强与家人的连接。他们认同配偶的人生目标,以及在生活中给予自己的情感或经济上的支持。并且经常沟通观点上的差异,愿意求同存异接受对方的想法。他们会一起寻找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比如一些象征共同经历的小摆件,来纪念和延续两人共同的家庭价值观念。
我相信,随着他们在婚姻中越来越多的坦诚自己的想法,他们能找到的共同意义感就越多,婚姻生活也就越幸福快乐。
尼采曾说过:“婚姻不幸福,不是因为缺乏爱情,而是因为缺乏友谊”。婚姻,是爱情渐渐褪色后,融入了友谊的感情。
我认为,面对爱情,我们总有许多理所当然的“应该”;而面对友谊,我们却愿意给予更多的好奇、尊重、理解、包容。
当我们能试着用看待友谊的眼光去看待婚姻,平等的对待彼此,才能放婚姻一条生路,让它有机会兑现最初浪漫的承诺。
在生活中尝试一下着七个让婚姻幸福的原则吧,也许你会发现,生活幸福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