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中国,日新月异,经济、人口、科技等领域扶摇直上,人民再也不用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些事简直是天方夜谭,无法想象的。中国有现在天翻地覆的巨变,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及无数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烈士们。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安,了解传奇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原名“黄安”,隶属湖北黄冈,东邻黄冈麻城,南临武汉黄陂,西接孝感大悟,北通河南信阳,是鄂豫皖三省的交汇处。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两位共和国主席(董必武、李先念),走出了陈锡联、秦基伟、王近山、韩先楚等223位共和国将军,是孕育新中国将军最多的县,有着不胜不休、朴诚勇毅的红军精神。1952年9月,为了表彰党领导下的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红安是唯一被中央以“红”字褒奖命名的县市。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一首红安民谣,道尽了红安县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当时,在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个是红安人,而在每四位烈士中,平均也有一位是红安人,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牺牲之多,贡献之大,全国罕见。
红安现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走进红安县城,早已不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的老街,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商业街,一座座新颖别致的楼盘,一条条宽广平坦的道路,传统的砖瓦房早已不见踪影,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小城,人文景观遍地都是的红色之城。
红安是中国红色经典文化旅游名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江泽民、李鹏、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该馆题词,馆内陈设着230名著名烈士(其中省军级27名、地师级78名,县团级72名、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家的3名)的事迹简介以及烈士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
烈士陵园内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新民主主义时期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史,园内还有董必武纪念馆,及李先念纪念馆,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七里坪镇。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走出了秦基伟、刘昌毅、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高级干部,全镇近八万名烈士为民族解放而牺牲。
天台山。位于红安县城北33公里处鄂豫交界的群山之间,主峰海拔817米,因其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史称“淮南第一峰”。
高桥镇。最具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苏区之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中心,也是李先念、陈锡联、以及《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人物王近山等58位将军的故乡。
红安是红色基地。继井冈山、延安、浦东之后,全国建起的第四个干部学院——湖北组织干部学院在红安,还有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大别山分院、湖北红安七里坪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红安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古城新貌,宜居宜游。这座红色城市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好去处,也是对红色革命深入了解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