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什么?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世人看。
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文学,似乎很容易能看出悲剧的地位远远高于同等水平的喜剧。人们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四大悲剧而不是他的喜剧比如《威尼斯商人》等,而在中国人群中广为流传的还是梁祝化蝶和负心汉陈世美的故事。悲剧打动人心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正如我要谈到的这本书:《白夜行》。
我是在机缘巧合下看到这本书的,从一开始就是在不停地讲述一个个故事,杂乱无章,令人没有头绪,但是你会慢慢地发现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这两个人一直分别出现在一个个小故事里,或许是主角,或许是配角。慢慢地,几乎所有的事情中都有了他们的影子,看似没有交集,却让人凭着直觉地认为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一幕幕悲剧里,牵涉了太多无辜人的命。最后真相由一个老警察的嘴里推测出来,虽然只是他的想象,但是可以由此得出作者的意图,他想借这个贯彻始终的老警察之口揭露案件真相,这样远比平铺直叙更加打动人心。
事件发生的大幕布是一幕幕时代背景,分散在十九年之间的各个碎片里,而这些时代变迁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写的,也借用了一些见证过历史的人物之口。书里面每一个人都有着他存在的意义,这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冷静理智的叙述口吻,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渗入,却偏偏能让人感受到不一般的感情色彩,以至于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能有不一样的理解。
这种大时代背景小人物故事的描写让我想到了《红楼梦》,曹雪芹在写里面每个人物时应该都是带着感情的,他不明着写歌颂与嘲讽,可是我们都能推断出他的感情倾向。后世那么多学者研究《红楼梦》,各种解读可能是曹公永远不会想到的,而解读者不同导致了每个人都有其对《红楼梦》的理解。从传统道德层面看,贾宝玉自然不是一个值得褒扬的人,但是没有谁能否认这个人物的象征性以及他自身所带的一种独特魅力,超越了世俗的条条框框,超越了道德的壁垒。
这正是我要为《白夜行》辩护的。文艺学说到模仿原则和再现原则,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因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都不能完全脱离于现实生活而存在。人类具有的七情六欲,难道神仙妖怪就没有么?从古希腊神话的人格化到东方神话传说的人格化,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立足于现实世界,同时又借了非自然的力量来塑造他们的理想型。艺术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典型例子的选取,往往是集聚了很多人的特点。
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的人格塑造都是如此。能够将众多特点赋予同一个人,已经足够说明这种虚构性质。那么虚构的人物,自是不能用现实的道德标准来评判的。而往往有自以为理性的人看了之后用道德的标准来评判主人公,他们会陷入一张由世俗道德编织的网,满脑子仁义道德,由此而忽略了人物的艺术性文学性乃至这篇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那么悲剧性在哪呢?
西本雪穗被生母逼迫出卖肉体,甚至卖给了那个成年男子,桐原亮司看到自己的父亲侵犯自己心爱的女孩子,然后杀了父亲。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一种共生的方式生活着,一个不得以真面目示人,一个终生行走在白夜里,不能在阳光下手牵手,只能在黑暗中相互偎依着取暖。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伤害了无数无辜的人,而且是那些在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使他们走向了犯罪的不归路。没有救赎,没有回头路,黑暗无边蔓延笼罩着,读者的心也似乎扎进了黑暗中,不得救赎。多么浓郁的黑暗哪!恰似一片荒原,无声中滋生了罪恶的毒液,寸草不生,荒芜遍野。故事的结尾,桐原亮司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死在了自己珍爱的剪刀下;西本雪穗失去了生命中的光,重回黑暗。
悲剧,尤其是不可挽回、无可弥补的悲剧,滋生了罪恶的悲剧,让人心神为之一荡,明明只是虚构的故事,却能打动人心,能触动人心灵深处的一抹晦暗与温情。
现实中受过伤害的人太多,但是极端至此的寥寥。每个人在黑暗中舔舐自己的伤口时,心里总会划过一抹隐晦的罪恶的光芒,后来看到这样一本写尽了黑暗与绝望的书时,谁又能无动于衷?痛哭流涕也好,感同身受也罢,它能让人找到自己的暗伤,却又不免感到庆幸,庆幸于自己尚存的清醒,而不至于沦落到无可挽回。
作者在最后还是给出了一个结果,好多人认为西本雪穗恶贯满盈,最后却啥都没失去。可是桐原亮司是她的光,她本就生活在黑暗,没有太阳,现在连光也失去了,她将彻底沦为行尸走肉,这大概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也是书中唯一具有教化功能的一笔。
看完了,然后呢?
再给一勺鸡汤:我们都是普通人,有过黑暗,有过绝望,但是我们能够苟活至今,无非是因为黑暗与绝望并没有困住我们,罪恶与晦暗也没有降服我们。没有太阳,愿你成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