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很多职场人士过了一个久违的寒假。而对于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来说,这是一个忙碌的春节、是忙碌的1/2月份。大家惊叹钟南山院士的再一次讲真话,也惊叹于钟南山院士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虽说80多岁,却身材矫健、思路清晰。那钟南山院士本人如何看待健康呢?他又是怎么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保持一个如此好的状态。《想法决定活法》——钟南山健康访谈录能给你一些答案。
本书主要有四章内容:
第一部分:生活方式决定健康状态
第二部分:健康的五大基石
第三部分: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第四部分:对居家老人N个健康忠告
文章里关于健康五大基石的描述中把心理平衡放在了首位,可以看出作为呼吸内科医生钟南山院士觉得心理对于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他并没有因为他是呼吸内科医生,就觉得有好呼吸是健康最重要的东西。
关于心理平衡,钟南山提到胡夫兰德的一句名言:一切不理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 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略的心境,如忧愁、惧怕、贪求、怯懦、季度及憎恨等。钟南山呼吁大家乐观起来!快乐起来!
快乐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钟南山提到他自己很容易找到快乐。解决一个疑难病,这个时候会很开心;发表一个文章在高水平的杂志,他会很开心。而快乐带给他的是信心是力量的增加,毫无疑问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文中还提到,他们研究所的年轻大夫,特别是女大夫,有时要抢救病人,常常会劳累得眼圈都是黑的。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抢救,自己没有休息。但看到病人有希望了,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疲劳感。钟院士能深深体会到这些大夫内心的那种快乐,那种成就感。
钟南山院士提到的这种快乐和成就感,米哈利.契克森米哈赖所写的《心流》一书中有类似的描述:真正的幸福和金钱、物质、地位这些外在的东西无关,而是在于心流出现的时刻。
什么是心流?心流是当你投入到某件事情当中,达到一种完全融入其中,甚至废寝忘食的状态。这件事会有些挑战,但在你可驾驭范围内,越做还会越来劲。心流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且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做事效率,获得持续的成长。
文中除了提到完成快乐需要完成一些有自己觉得成就感或者有挑战性的工作之外,还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需要有好人缘。
而如何获得好人缘及为什么要获得好人缘,文中提到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的人需要得到尊重。每个人,无论有多少不足或缺点,你总会找到他的发光点和优点。你在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好人缘。好人缘和尊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文中提到了钟南山回忆作为留学生在英国留学的经历。
1979年,钟南山从北京坐了9天火车终于到达英国。当时钟南山除了做研究意外,还非常想参观病房。但当时英国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所以不能去病房,只能呆在办公室。而要到病房,必须要得到内科系主任罗伯逊教授的同意,钟南山提了很多次申请都被拒绝。
后来由于教授秘书的帮助,他得到了10分钟与教授交流的机会,但是刚开始听到有10分钟时候,钟南山有些急?10分钟能讲什么?他觉得他的英文也不大好。这个时候,钟南山想起他在图书看过教授写的一本书《医学生伴侣》,我脑子马上有了想法。钟南山进去见教授的时候,他很自然地聊到了这本书。教授问钟南山觉得怎么样?钟南山对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提了出来,他的看法切中了教书写书的初衷“这本书有整体的概念......对学习的启发不会分成一块一块的知识,而是纵向给学生一个人体从健康发展到疾病的知识,他觉得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启发。”他的看法刚好说中了教授写书的初衷,教授很高兴难得碰到一个理解的。教授跟他讲起来写书的过程,结果10分钟到了,教授还是继续讨论,后面统计一共谈了接近70分钟。这时钟南山提出了参观病房和看其他人实验的请求。教授同意了并一本贵重的、刚才他们讨论的《医学生伴侣》送给了钟南山,同时希望钟南山要跟中国读者推进。
钟南山在这件事情得到一个深刻的启发,是真心赞扬他人的长处(就像他真心赞赏教授的书),而不是刻意恭维,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即使现在过了30年,钟南山始终把这本书放在上面并经常抬头看看,提醒他该怎么做人。
结合文中“人生三种层次的快乐”以及“学会享受人生四乐”章节内容,钟南山给我们推荐了在不同的近况下都有要快乐,可以以不同的心境面对现实,以不同的心境去追求快乐:得意时既要有所追求,追求助人为乐,一般的时候又要懂得知足常乐,失意时要为自己创造一些快乐,创造一些机会,自得其乐,困境时要苦中作乐。
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了解认同。而心理平衡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也是一大基石。心理平衡需要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依然保持乐观心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