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有感
宋丙霞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使思想训练,改变气质,境界提升。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阅读跟你不同的人,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想法,重新审视原有的偏见。这些天,又反复细细地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文集》中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给我带来了心灵的强烈震撼,同时给我的启迪却不止那么简单。
曾几何时,我们谁不是一个小孩子呢?谁不是老师们眼中的一个调皮捣蛋,内心充满狂妄想法的小孩子?转眼间,我已长大成人,感谢一路用心培养我的那些老师们,让我成为了一名教师。经常从家人和教过我的老师们的口中听到:“”她一直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喜欢和小孩在一起,很适合教师这份工作。”或许是现在的我,童心还很重。何谓童心?古人言:“夫童心者,真心也。”我们的工作是在孩子的世界中进行的,所以最为可贵的还应拥有一颗“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面对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看到了尖锐的刺。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其实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只有用心去捕捉这些闪光点,去欣赏他们,赞美他们,孩子们才会更加可爱,同时让自己眼界更开阔,让自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赏识......
“ 你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你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我们必得会变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正如:一粒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此,我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尊重我们的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特点,积极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不能用我们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不能用大人的思维要求学生,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会很一样。所以陶行知先生说的很有道理:“要想成为以一个好教师,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我们也要谨记,不能只会变表面上的孩子,要真正变一个内外如一的小孩子,加入他们的队伍,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理解、尊重、赏识我们的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