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上初中时,学校里来了一批新的老师,都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教我们语文的孙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语文课快下课时,他喜欢在黑板上写上一首古诗词,给我们大概讲解下意思,让我们抄默,但是不强迫、不检查,全凭学生自愿,这是孙老师对我们诗词的最初启蒙。
有一次孙老师写了一首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孙老师讲解道,这是一首描写花蕊夫人夏夜纳凉的词。花蕊夫人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美貌异常,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被赐号花蕊夫人,而且具才情、善诗文,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花蕊夫人其人。
直到读了《宣华录 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这本书,才知道写宫词的花蕊夫人并非苏轼笔下的花蕊夫人。
在《宣华录 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的开篇,花蕊夫人宫词之断代问题中,作者苏泓月,经过严谨考证后,得出结论:前蜀花蕊夫人,才是百首宫词的写作者,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成都徐耕之女,亦称花蕊夫人,又称小徐妃(其姐为大徐妃),少主王衍之生母,王衍登基后被尊为皇太后,有诗才,善宫词。
02
宫词,即咏叙宫中事之词。宣华苑,即是花蕊夫人生活的皇家园林。花蕊夫人近百首宫词,描写的均是宫中的所见所闻。作者根据花蕊夫人笔下的98首宫词所涉及的内容,重新疏理,分为十二类,即十二卷,分别为:宫阙楼台、绣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饮行乐、应时饮馔、四时嘉节、闲情逸趣、骑马射猎、歌台舞榭、谪仙冠裳、宫人日常。
作者旁征博引、注解每首宫词,写了98篇词句清丽、融合考古与训诂的精致小文,重现了晚唐五代时期,蜀宫宣华苑的繁华胜景、皇家生活。
宣华苑的景致从“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开始,起笔有高楼,尽在瑞云间,苑中四季鲜花盛开、时时长新,处处好风光。
百花洲里,群芳成就海棠宴,宣华苑中,“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灯火通明的殿宇,热闹非凡的酒局,神采奕奕的昭仪,这边翻酒令填诗词,那边执箭投壶做游戏,美人个个妆容明艳,娇花颤枝。
宣华苑中的亭台楼格,依水而建,宫娥乘船来往,“嫩荷花里摇船去,一阵香风送水仙”,虽是深宫广院,却有王昌龄《采莲曲》中的情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使觉有人来”。
闲睱时“独自凭阑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若无闲事挂心头,人生处处好时节。
03
一本《宣华录 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写尽宫中繁华,人间乐事,却终是繁华一梦,譬如朝露。
掩卷静思间,看到封面上“今日楼台浑不识,只余古木记宣华”这句诗,竟然莫名其妙地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陋室空堂,当年笏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不管是花蕊夫人笔下的宣华苑,还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都已不复往之繁华喧闹,美人不在,只余古木记宣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