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关系。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先天因素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后天环境的不同,使个体表现出很大差异。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孔子认为:“吾十有五,而智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在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过规矩。
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孔子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在教育心理学方面,他提出:
第一,学习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是读书,却不去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思考却不去读书,就会疑惑而没有收获。
第二,学习动机。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懂得他的人赶不上喜爱他的人,喜爱他的人又赶不上以他为乐的人。
第三,教学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即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等级,地位的区别。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观非常相近。
第四,如何做教师。其一,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教师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办的顺利。若他本身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也不会令同学们信从。其二,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即,品德没有培养,学问没有讲习,听到义理所在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又有了缺点,却不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我们今天要做的这件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往往跟传统文化传承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