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人们常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的确是诚不我欺,道尽了世间的无奈,因为“难念的经”是不幸和痛苦的最深刻的根源。
“难念的经”的问题是个普遍的问题,以前存在着,今天存在着,以后还将存在着。小家庭也好,大家庭也好罢,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除了极其少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家庭,“难念的经”就像是施于家庭身上的一个无法解除的诅咒。
“难念的经”的问题也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严重性在于,即使明了问题及其原因所在,这本“难念的经”也依旧无法变得容易念。简单地说,“难念的经”的问题基本是一个无望解决的问题,一切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难念的经”到底指的是什么?这当然是一个因家庭而异的问题,“难念的经”也许是贫困、也许是疾病、也许是不和、也许是背离、也许是传统、也许是堕落。
也许,通过列举“难念的经”的列表也无法穷尽其所包含的项目,但是在所有的项目里面,也许最普遍也最严重的问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相待问题。
这里的普遍指的是大多数家庭都共有的境遇,比如说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这当然是一本特别“难念的经”,而且是特别致命的,但这并非是普遍性最大的项目。
最严重指的是最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并且最无望于解决的状况。贫穷,如果肯吃苦、肯拼命,那是可以消除的;疾病,除了危及生命或是严重损害健康的情况,也是可以祛除的。类似这样的情况无疑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但并非无望于解决。
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相待问题视为最普遍以及最严重的“难念的经”,其理由直接来自生活的直观,也就是从我们每日的生活中直接可以获取的鲜活经验。
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相待问题有哪些?
从家庭成员的关系来看,分别有夫妻之间的相处问题、父母与子女的相处问题、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问题、隔代之间的相处问题以及某个家庭成员跟整个家庭(大多数成员)的相处问题。
具体而言,可能是婚姻的问题,可能是教育的问题,可能是家庭地位的问题,可能是伦理道德的问题,可能是沟通的问题。
“难念的经”因家庭而异,因时代而异,因社会而已,现挑选并浅谈几本当今社会的家庭中比较典型的“难念的经”。
首先是婚姻问题。
婚姻是最能集中体现一个人幸福感的事情,成功的婚姻让人深感幸福,失败的婚姻让人无比痛苦。感情不忠、夫妻不和、出轨、信任危机、对另一半的要求、流水般的付出、不正确的沟通方式、理解的不到位、关心的不足够、责任心的欠缺、单方面的付出、单方面的索取,都会致使婚姻的破裂。
我相信这是个最难解的问题,是一本最难念的经。世界上最相爱的两个人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走着走着最后却散了。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的婚姻,走着走着竟然美满了。
解释婚姻的人多如牛毛,关于婚姻的解释多如牛毛,关于幸福婚姻之道的说法多如牛毛,关于挽救与保卫婚姻的方案也多如牛毛。可是幸福的婚姻不见得就会变多,不幸的婚姻也不见得就会变少。
导致婚姻失败的原因有单方面的,也有双方面的;有理性的抉择,也有非理性的冲动;但是,我相信,让人想结束婚姻的唯一的理由是,婚姻已经无法保障个人的幸福并且这种无法保障个人的幸福的婚姻也无望于在未来能够得到合理的、有效的或令人满意的解决。简而言之,婚姻给人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婚姻给人所带来的幸福。
其次是教育以及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问题。
这里想谈论的是父母,因为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很难说双方是平等的,哪怕是错的是父母。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而相处方式则贯穿父母与子女的一生。或者说,这里的教育就是父母与孩子的一种特殊的相处方式。
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教育科学,可以知道成功的教育主要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素质,即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实施等方面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孩子各个特殊成长阶段的了解。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专制的、暴力的、容不得商量的、一厢情愿的,那么他们塑造出来的孩子要么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无所顾忌不尊重别人想法的人,要么会彻底成为一个温顺的、听话的、没主见的人。
不管怎样,孩子的心理健康必定是受到损害的,他们从小没有安全感,长大后也比较难获得幸福。正如阿德勒所说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关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这里想提及的是虽很传统但仍然很有支配力量的一句话,那就是“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说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哪怕父母做得不对,作为子女也要无条件去理解、去宽容、去原谅。一句话,父母是说不得的,不然就是不孝,就是有悖于伦理。可是,孩子所受到的伤害该怎么办呢?
如果“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如果不论父母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都是可以原谅的,比如说父母一厢情愿、自作主张地在孩子的教育、恋爱、择偶等对人生幸福有着密切关系的事情上经常作出错误的甚至是致命的处理,如果这都是可以原谅的,那就是作恶。
尽管很多时候父母的这些错误行为并未构成法律上的犯罪,但是这种不合理的相处方式毕竟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毕竟阻碍了孩子对幸福生活的获得,更严重的是,他们本身就是孩子痛苦的根源。
最后一个是婆媳关系问题。
说也奇怪,家庭中两代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婆媳之间的矛盾,而比较少会是公公跟媳妇或说跟儿子之间的矛盾。
虽说很多人不想或不敢明说,但是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原因除了两代人之间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对最小辈孩子的教育分歧外,对丈夫(儿子)、家庭地位或权力的争夺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家由谁说了算。
虽说在一些家庭里,婆媳关系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维持,但不意味着这是个普遍的现象。并且在很多新家庭里,家庭里的大部分事务理应由年轻人来决定,而老人的建议只是作为参考,但是很多时候,老人(往往是婆婆,照当今的社会,很多时候,女人在家庭里更能说得上话)却总是忍不住越俎代庖,事事都插上一手。
夫妻间的婚姻也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好,婆媳关系也好,都是家庭里难念的经,只不过有时候是单方面难念,有时候是对双方来说都难念,但是无论如何,在家庭这个生活空间里,非良性的相处方式会给整个家庭或某些家庭成员带来源源不断的不幸和痛苦。这些源源不断的不幸和痛苦,就是人的生命中最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