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会场、热情的招待、真诚的分享、用心的指引和满载的收获,勾画出陕州区初中英语第一次中心组教研会的缩影。
置身会场,静心聆听,感受到的是教研员任老师的用心、用情。用心制作的课件,用心提炼的精华,深情的推心置腹,深情的殷切期望。从这次教研会的前期准备,我不能不说看到了一种精神,教研员俯下身子同一线教师共赏共议虚心学习的谦谦之态,各校老师积极参与的满腔热情。
研讨会上,七八九年级的具体教学意见铺陈而来,教研员无论是对当前线上教学的悉心指导还是将来线下教学环节设计的金玉良言,都让我们凝神思考,课堂教学该怎么优化?课堂主阵地如何强化?课堂活力如何激发?
外语的任苏娜、焦晓翠老师,一中的蔡海燕老师都提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时代在变,学生的需求也在变,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端给学生一碗水。我们也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积极学习,有效“拿来”,善于整合,摒弃过去“教材是我们的世界”的旧观念,而应该认识到“世界才是我们的教材”。
实验中学魏茹俊老师分享的通过她们学校集体教研摸索出基于调动七年级学生学英语兴趣而设计的歌曲、猜谜、单词分类激起回忆等线上课堂设计活动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情,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生不会的,想知道的,而不是教师自以为是的满堂灌。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无从谈起,只有学生学习了,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困惑,教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要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看法,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参与,才会有探究、思考的过程,深度学习才能真正产生。
线上早读不能面对面督导,我让学生间互相视频语音通话互背,发截图。看着传来的一张张截图,感觉特别欣慰。能主动,能配合,能达成所愿,能学有所获,这不就是课堂该有的模样吗?学生学的有效,老师才能教得开心。每一次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都会让我们欣喜不已。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迫在眉睫,只有我们沉下心来,用心教研,努力领悟与运用,积极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