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咱们说一下这篇文章,它出自于《战国策·赵策四》。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简练。当然,这也是所有文言文的共同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触詟的话术。也就是谈话的艺术,从这个角度上讲古人的智慧一点也不输于我们现代人。所以有人讲我们中国人玩的是围棋,西方人玩的是国际象棋,说的就是我们这种东方政治智慧的高明之处。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今社会对这种谈话艺术应用最广泛、领悟最深刻的莫过于传销行业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
文章开头交代了触詟说服赵太后的背景:主要是新君年少太后执政,秦朝乘机进攻。赵国不敌、向齐国求救。
齐国说:“出兵可以,得把赵太后最心爱的小儿子送来当人质才行。”赵太后不干。大臣们就拼命的劝谏。赵太后烦了:“再有人提这茬儿,老娘就朝他脸上吐唾沫。”
此时触詟作为一个赵国老臣,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出马说服赵太后。听说触詟要来,赵太后气鼓鼓的等着他。
触詟上殿后快步向前对太后行礼:“老臣前阵子腿疼病犯了走不动路,好长时间没见太后了,请太后原谅。又怕太后您身体不舒服,所以专门来看望太后。”
(这就是非常厉害的迂回战术了。触詟就是为了说服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而来,但他并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先从自己和太后都是老年人、都爱时不时的害个三病五怏的共同点切入,先让太后放松警惕。
如果他上来就说让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肯定把他怼回去,向齐国借兵的事儿也就黄了。)
太后说:“我现在出门基本都坐车。”
触詟说:“饮食上没什么问题吧。”
太后说:“主要是喝粥。”
触詟说:“我也不想吃,勉强自己多散散步,每天走个三四里地。多少也吃点东西,对身体有好处。”
太后说:“我不行。”
太后的紧张情绪稍微有点缓解了。
(这几句话看起来是毫无用处的拉家常,甚至感觉有点东拉西扯浪费时间,但这却是为下一步一环扣一环的话术递进作准备,也是进一步瓦解太后心理防备的必要手段。)
触詟说:“我小儿子舒祺,没什么出息。而我现在年龄大了又特别疼爱他。希望能让他进入王宫卫队保卫王宫。我到死也不忘记您的恩情。
太后说:“好吧,年龄多大了?
触詟说:“十五岁了。虽然不大,但我愿意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好像触詟一直是在陪太后闲扯拉家常,其实这都是准备工作,为接下来正式展开说服做铺垫。等文章结尾时大家反过来再看就会明白这些铺垫的厉害之处。)
太后说:“男子汉大丈夫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触詟说:“比妇女还要疼爱。”
太后笑着说:“还是妇女更疼小儿子。”
(大家看,这时的太后已经笑了,她的情绪已经完全逆转。而且接下来触詟非常成功的从自己的小儿子舒祺转移话题到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身上。这个转折非常漂亮。)
触詟说:“我认为太后爱燕后比爱长安君更多些。”
太后说:“你错了,我更爱长安君。”
触詟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谋划深远。太后送燕后去燕国做王后时,抓着她的脚踝哭泣,就是心里想着她要离您远去。
燕后走了,您不是不想她,在太庙祭祀的时候必定会向列祖列宗祈祷,祝福燕后:‘千万不要返回赵国。’岂不是有深远的谋划,想让您的外孙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太后说:“是的。”
(严格说起来,这一段也是铺垫。但这段铺垫是用燕后来替长安君做铺垫,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接下来向太后说明自己的想法。这段铺垫是重中之重,再往下走的话就直接切入正题了。但如果跳过这段铺垫直接转话题到长安君身上进行说教和陈明利害就会非常生硬、令人难以接受。会导致功败垂成。)
触詟说:“从您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开国国君的子孙封侯的那批人,他们的子孙现在还有继承爵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触詟说:“不光赵国,其他诸侯国被封侯的子孙还有在的吗?”
太后说:“我没听说过。”
触詟说:“这就是倒霉快了当辈子就完蛋,慢了的话到他子孙就完蛋了。难道说这些国君的子孙们就全是怂包蛋吗?
问题就出在他们的地位尊崇而不是因为任何功劳,俸禄丰厚而又啥事儿都不干,还占着很重要的国家职位。
现在太后您封长安君一个大官,而且给他的封地又大又肥沃,还让他担任国家的多个重要职务,却不让他去为赵国建功立业!
一旦太后您百年之后,长安君拿什么面对全体赵国人?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谋划的不够深远,所以认为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多。”
太后说:“你说的对,按你说的办吧。”
(这一段就是说服的临门一脚了。处处从维护长安君的利益出发来戳中太后的痛点,让太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纠正,达到成功说服赵太后实现自己此行目的的重要任务。)
赵国有个贤人子义听说这件事后说:“国家执政者的孩子、哪怕是骨肉至亲也不能没有功劳就做大官,没有功劳就得到丰厚俸禄,何况普通大臣呢?!
(文章的结尾好像有些多余,说服完事儿了就可以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上这一段呢?这就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了。如果有当官儿的说:“那是他们王族皇族自己的事情,跟咱们这些公务员没关系。”
作者就是通过子义的话告诉这些公务员们:国家执政者的子女都不能例外,你们身为公务员更要引以为戒、以身作则。)
茶叔我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作者为触詟安排的话术非常厉害。层层铺垫、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这种写作手法非常高明,在茶叔的《大学往事》里也有体现。比如说从第86集一直铺垫到91集高潮才爆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一下。
2019.1.18日修正版
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赵策四》。
其第一个特点就是简练。
当然,这也是所有文言文的共同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触詟的话术。
话术也就是谈话的艺术,从这个角度上讲古人的智慧一点也不输于我们现代人。所以有人说:(在国际政策方面)中国人玩的是围棋,西方人玩的是国际象棋。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智慧的独特之处。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今社会对这种谈话艺术应用最广泛、领悟最深刻的竟然是传销行业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文章开头交代了触詟说服赵太后的背景:
新君年少、太后执政,秦国乘机进攻。赵国不敌,转而向齐国求救。
齐国说:“出兵可以,得把赵太后最心爱的小儿子送来当人质才行。”赵太后不干。大臣们就拼命劝谏。
赵太后烦了:“再有人提这茬儿,老娘就朝他脸上吐唾沫。”
此时触詟作为一个赵国老臣,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出马说服赵太后。
听说触詟要来,赵太后气鼓鼓的等着他。
触詟上殿后快步向前对太后行礼:“老臣前阵子腿疼病犯了走不动路,好长时间没见太后了,请太后原谅。又怕太后您身体不舒服,所以专门来看望太后。”
(这就是非常厉害的迂回战术了。触詟就是为了说服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而来,但他并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先从自己和太后都是老年人、都爱时不时的害个三病五怏的共同点切入话题,先让太后放松警惕。
如果他上来就说让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肯定把他怼回去,向齐国借兵的事儿也就黄了。)
太后说:“我现在出门基本都坐车。”
触詟说:“饮食上没什么问题吧。”
太后说:“主要是喝粥。”
触詟说:“我也不怎么想吃饭,只是勉强自己多散散步,每天走个三四里地。多少吃点东西对身体有好处。”
太后说:“我不行。”
太后的紧张情绪稍微有点缓解了。
(这几句话看起来是毫无用处的拉家常,甚至感觉有点东拉西扯浪费时间,但这却是为下一步一环扣一环的话术递进作准备,也是进一步瓦解太后心理防备的必要手段。)
触詟说:“我小儿子舒祺,没什么出息。而我现在年龄大了又特别疼爱他。希望能让他进入王宫卫队保卫王宫。我到死也不忘记您的恩情。
太后说:“好吧。年龄多大了?
触詟说:“十五岁了。虽然不大,但我愿意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好像触詟一直是在陪太后闲扯,其实这都是铺垫,为接下来正式展开说服做预热。等文章结尾时大家反过来再看就会明白这些铺垫的厉害之处了。)
太后说:“男子汉大丈夫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触詟说:“比妇女还要疼爱。”
太后笑着说:“还是妇女更疼小儿子。”
(大家看,这时的太后已经笑了,她的情绪已经大为和缓。而且接下来触詟非常成功的把话题从自己的小儿子舒祺转到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身上。这个转折非常漂亮。)
触詟说:“我认为太后爱燕后比爱长安君更多些。”
太后说:“你错了,我更爱长安君。”
触詟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谋划深远。太后送燕后去燕国做王后时,抓着她的脚踝哭泣,就是心里想着她要离您远去再也不能见面。
燕后走了,您不是不想她,在太庙祭祀的时候必定会向列祖列宗祈祷,祝福燕后:‘千万不要返回赵国。’岂不是有深远的谋划,想让您的外孙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如果一个国家不是被灭或者后位被废,王后是不会返回自己母国的)
太后说:“是的。”
(严格说起来,这一段也是铺垫。但这段话是用燕后来替长安君做铺垫,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向太后说明自己的想法。
这段话是重中之重,再往下走就直接切入正题了。但如果跳过这段铺垫直接转到长安君身上进行说教和陈明利害就非常生硬、令人难以接受。甚至功败垂成。)
触詟说:“从您这一辈儿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早到赵国开国国君的子孙封侯的那批人,他们的子孙现在还有继承爵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触詟说:“不光赵国,其他诸侯国立国时被封侯的子孙还有在的吗?”
太后说:“我没听说过。”
触詟说:“这就是速度快了当辈子就完蛋,慢点儿的话到他子孙就拉倒了。难道说这些国君的子孙们就全是怂货吗?
问题就出在他们的地位尊崇不是靠功劳得来的。俸禄丰厚不为国分忧,还霸占着重要的政治资源。
现在太后您封长安君一个大官做,还给他又大又肥沃的封地,还让他在国家的多个重要部门兼任重要职位,却不让他为赵国建功立业!这是在害他。
一旦太后您百年之后,长安君拿什么面对全体赵国人?!怎么能服众?!老臣觉得太后为长安君谋划的不够深远,所以认为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更多。”
太后说:“你说的对,按你说的办吧。”
(同意把长安君作为人质,换得齐国出兵救赵。)
(这一段就是说服的临门一脚了。处处从维护长安君的利益出发来戳中太后痛点,让太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达到成功说服赵太后实现自己此行目的的重要任务。)
赵国有个贤人子义知道后感慨说:“国家执政者的子女、哪怕是骨肉至亲也不能没有功劳就做大官、没有奉献就得到丰厚俸禄,何况普通大臣呢?!
(文章的结尾好像有些多余,说服完事就可以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上这一段呢?这就是作者的厉害之处了。如果有当官的说:“那是他们王族自己的事情,跟咱们这些公务员没关系。”
作者借子义之口告诉这些公务员们:国家执政者的子女都不能例外,你们身为公务员更要引以为戒、以身作则。)
茶叔说:作者为触詟安排的话术非常厉害。层层铺垫、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根据《史记·赵世家》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为触龙。经考证,“詟”系“龙言”二字之误。茶叔看到的版本是《触詟说赵太后》,所以文中人名均以触詟出现】
(茶叔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音视频的转换,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