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文前:
八五的成绩,可谓是在意料之中。
考试之前的状态太差,班级纪律差,作业差,我自己组织的考试,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来的答案。最明显的影响成绩的状态就是爱讲话。
期末考试之前,必须改过他们这一习惯。
上课抓住说话的,将当时正在讲的知识点去办公室背一百遍。
以拖堂这种方式来压制学生。
九五的成绩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认为,期中考试之前,九五的状态也不理想,可是,成绩依然在另外两个班之上,这可能真得不是我的能力。而是,五班这个班级确实优秀。
平均分:
历史成绩,位列三个班第三。三四班历史老师是郭连杰。
语文成绩,位列三个班第一。三四班语文老师是李海燕。
成绩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在成绩分析本上列好分数段,找到与别班的差距在哪儿。那么,考试之前,就应该在这些同学身上下功夫。这一次考试也看出来了,考试之前,应该让同学们着重准备作文的背诵。
通过这个分数段来看,
(1)80分以上的优生少,且优生的分数偏低。这说明,肯定有我的原因,这跟有遗漏的知识点没讲有关系。
(2)40分以上的和50分以上的与另外两个班相比,有差距。关注点应该就在这儿了。这与学生的班级纪律差有关系。
2.在熟悉考试题及答案的情况下,应该看一下每个人的答题卡。熟知自己日常的教学有哪些遗漏知识点,且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当然,智学网这个系统中有某些题的分析,但是,不如自己看一遍印象深刻,了解透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成绩分析。
3.在分析成绩时,应先分析每个题。(包括自己的讲解情况和学生大体的做题情况,可结合阅卷时所了解到的去具体分析)
历史:前四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很简单,重点就在四次战争和四次抗争上。
根据考试试题来看,遗讲的知识点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罢工失败中的教训。
语文:
(1)默写题:对易错字的点拨不够到位,甚至是不点拨。
(2)名著题:对情节和特点没有分析过,相较于其他班级,学生不会答,空题现象较为严重。
(3)古诗词:11小题,几乎没有同学答出借景抒情。对古诗词没有讲解是不行的。
(4)中心论点,本应几乎没人出错的题,但正确率却很低。
(5)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在找论点时,只有一个同学准确答出了要论证的论点是什么。这就说明,对于这一类题,需要详细讲解,且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6)描写方法题,很多学生把环境描写答成了动作描写。
(7)作文,几个差生背上了作文,写得倒不错。但是,出现了雷同现象,这应引起注意。另外,还需强调一下书写。
4.再分析学生个人的情况,记录应重点关注的学生。
以下记录的的是成绩与自己所期待的不一致的:
高亚丽
曹玉华
刘宝瑞
王峰琪
张齐贤
王洪硕
秦汉鹏
孙延民
冯宝逸
孙永鑫
杨同月
张云凯
郭欣锐
魏宏瑞
杨炳睿
刘景祎
张春晖
秦学樟,郭庆旭,郭鑫达(作文要求,哪些题需要做的要求,比如,议论文观点这种)
历史:
李文佳
杨永升
孙宗月
信富豪
王树康
罗宝珠
张春棠
张晓阳
张玉卓
张茂圣
付子君
孙欣诺
附: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