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次分享缘于之前小页班班的一次私下交流,也缘于大年初一和多位同学打赌,新年期间来一场成长的豪赌,约定2月4日~2月13日每天至少完成一篇作业输出,若未达成向对方发1000元红包,哈哈。
【我通常在什么时候学习课程?】
一月4周,基本有3个周末是在不同城市,因为要照顾自己的年度休假计划哈;通常是在周末或晚上或出差途中听大课并完成作业输出。
【我对课后练习是怎么看的呀?】
我觉得是一种很赞的学习方式,特别练习基本都是要求结合模型联系自身行业,是一种很好的思考路径与方式。
单纯的听课(输入)方式,能吸收多少还真得打一个问号;从学习金子塔角度看,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习才是最好的学。
当然,为了作业而作业,和输出自己思考后的分享,两者不同心态出发,最终收获也一定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学习从来都是三个字:我愿意。我不愿意,谁逼也没有用;一旦我愿意了,任何人任何困难想挡都挡不住,哈哈。
【商学院19取消了作业互评机制,我是怎么看的呢?】
个人觉得作业互评还是有必要的。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一是互评也是一种输出,同一篇作业可以看到同学们不同角度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学习。
二是当看到不擅长的文章,我不敢轻易点评,可能需要去重新听课或者查阅相关领域资料,才敢点评,因为每一位同学的时间和思考都值得尊重。
【我在班级社群里面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加入算起,我在多个班级社群待过,坦诚说体验不太好,多数班级社群除了班班们发官方广告[偷笑],没什么互动,没什么学习氛围~
不过,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问自己:环境就这样,自己的学习目标还要不要?
当然要。
要的话,做些什么调整,结果会不一样?
在去年杭州答辩现场发现南京同学自发组织的学霸班非常之优秀,举例来说全国学员15W+,后台十分之一的作业输出来自南京学霸班,而南京学霸班当时一期也只有50人左右;现场听到这数据的瞬间就被触动了,这么优秀的学习小组就是我向往的。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向往?因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加入学霸班无疑是那个当下我为自己在成长做的最好的选择。
之后自己和晓冬同学一起筹备了混南答辩成长营,后来还参与几个异地学霸班的筹备或运营,其中有官方性质的,但更多是同学们自组织的;为什么参与?因为我自己受益于学霸班的进取机制,因为这也是一种输出,何况还能为他人赋能,何乐不为之。
【我希望在19商学院的学习收获什么?】
接触混沌以后才看见:自己过往人生很多时候,就像米缸里的老鼠,为一点点所谓的成绩沾沾自喜,却选择性忽视潜在的风险,等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抽象地说是想透过混沌的创新思维训练,不断打破自己的思维盲区,突破自己的所知障,刷新自己的认知系统;进而冷静、从容应对这美妙多变的世界。
量化来说,是想通过学习倒逼自己在一年内用PPT和语言的方式输出100个思维模型,哈哈。
【我有什么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课程想要达到的?】
如果说有什么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课程想达成的,第一反应有很多,比如领导力、比如运营社群、比如营销等等,细细一想,其实就一个:我的休假目标哈哈。
2018年1月的时候,和一位朋友(德国居住多年)交流我的《17年工作总结与展望》,过程中对方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德国人每年这时候干什么吗?”
“干什么?难道和我一样做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吗?”
“NO!NO!NO!德国人虽然做的也是计划,不过人家做的是休假计划,人家把休假计划当成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别看德国人一般正常休息150以上,少数人还休息180~200天,即使这样德国人的工作效率是日本人的1.5倍以上!”
当时听到这数据,我差点惊掉了下巴!作为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虽然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愤怒的情绪,但我一直特别欣赏日本人的高效;瞬间感觉价值观都崩塌了。。。
整个人完全坐不住了,在原地转了N个圈,转圈的过程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过往这么多年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生活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还是休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突然间感觉自己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因为我看到自己从14年到18年1月,自己几乎所有休息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虽然在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完全是本末倒置呀!印象中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个场景:一次和朋友一起吃饭,朋友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米饭是什么味道?”
我一时语噻,我哪里知道饭是什么味道,我脑袋里想的都是事业上的事情,都是团队上的事情。。。
现在回看,我在2018年初那个当下,其实是比照和学习了“德国人把休假当成人生第一件大事”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与信念:选择相信生活才是工作的目的,进而在2018年1月创造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年度休假计划。
去年自己休息了一百多天,看得见的是收入不降反升,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休假梦想,这期间还顺带参加了多个大型线下活动,哈哈;看不见的是自己整个人的情绪能量更加轻松愉悦了,还有遇见非常多有趣的灵魂,哈哈。
我对我团队唯一的担心是:团队的学习速度能否匹配我们目标的增长速度。
我对自己唯一的担心是:我的学习速度能否匹配我目标的增长速度。
人生苦短,要么旅行,要么学习;如果两个都能带上,那是最好不过了,哈哈。
以上,感恩您的阅读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