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临近寒假,我在民大的图书馆三楼找到了这本一直想读的《危机传播》。
当时借书的我,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危机在那时已慢慢逼近。如今武汉封城已久,疫情病例已经出现在世界多个国家,本该在武汉相见的我们已延迟开学半个多月,因为这场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社会各阶层都受到了限制与影响。
事实上,我们一直处在一个危机环伺的现代社会。环境变动带来的高速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众多领域危机的潜伏与爆发成为可能。
危机无处不在
首先,危机的类型繁多复杂且在随时代发展,离个体并不遥远。有时,个体还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事态严重。或许这次的爆发与某些个体利益无关,但危机是很难凭空预测的,所以危机传播十分必要。
危机传播是指在危机事件发展的前期中期和事态后期,实现组织和其受众群之间的沟通对话,详细说明组织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从而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所以公关专家常说:“我每天都在处理危机。”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辞。“危机”这个术语表达的内涵远比“问题”复杂。公关专家其实是在解决问题或者避免问题的发生。
处理危机的六阶段
•监测
监测即是对危机先兆的持续关注,尽可能采取有效手段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预防
预防需要组织制定详细的策略和举措,持续的公共关系计划和定期双向的沟通能够同核心公众建立关系,从而预防危机,缓解危机冲击或减缓危机持续时间。
•危机准备
这一步骤对于无法避免的危机事件十分重要。百事可乐就无法实现预测罐装产品中会出现皮下注射器,带来类似于艾滋病的恐慌。而这一阶段里,危机传播预案是公司应对危机的首选工具。预案能为深陷危机的所有人提供准备好的集体智慧,以避免处理人员因情绪震撼而错过危机管理的“黄金时间”。
•抑制
当危机已经发生时,阻止危机蔓延至其他领域,威胁组织生存而采取切实举措。百事公司就利用广告结束了皮下注射器带来的危机,将剩余易拉罐中并未发现注射器的事实广而告之,危机就真的结束了。
•恢复
指组织为恢复运转,甩掉危机所做出的努力,重塑关键公众对公司的信心。
•反思
反思即检查危机的过程,明确在危机中损失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以及组织在危机中是如何表现的。对不断变化的危机的反思,有助于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
在以上步骤中可以发现,危机处理的一半程序,都是在阻止危机的真正来临。所以危机管理不是着眼于爆发的危机,而是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防止危机的真正来临。回想这些程序,再对比这次疫情管理,是可以找到对应措施和缺失落实的步骤的。
危机实例
书的前四章以危机公关理论为主,后十一章均为危机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南非对艾滋病危机的防控方案。
这场无法从根本消除的危机,在抑制阶段要面临的挑战远不止HIV病毒。书中详细讲述的非洲乌干达,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等国案例,文化传统让问题不同程度地更加复杂。以南非为例,该国女性地位低下,对性生活没有话语权;男性强势,节欲和一夫一妻会被认为势弱;安全性行为意识低;商业性交易广泛存在;当地人对艾滋病普遍存在误解和歧视(南非总统姆贝基甚至曾表示预防艾滋病是西方国家减少非洲黑人的阴谋);传统低效的疗法推广度高;种族运动,宗教问题,干旱,贫穷,食物短缺等等社会问题交错,艾滋病的管控十分困难……
了解以上后,我们可以意识到防治艾滋病需要一定程度地改变文化习俗,这对公关专家来说无疑是困难的。所以从事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机构,要想策略有效,应当深入社会民生。正如在所有危机事件中一样,作为传播者,无论是组织的领导者还是信息传播专家,必须通过最优的沟通方式将最有效信息传播给精确细分的目标人群。
在各界广泛关注防治艾滋病过后,医学委员会为部分男性免费提供检查,鼓励民众咨询;南非的原总统曼德拉公开谈论艾滋病并随后发起反艾滋病病毒活动,教育大众正视艾滋病;传播领域根据国民的媒介使用状况,和年轻人对美国文化的关注,开展了关注度较高,形式时尚的宣传活动,运用品牌技巧宣传“热爱生命”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认可。社会力量的携手策划让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落到了实处。
但在结尾的总结里,监测证明有些措施成效不错,有些则偏离预想,收获无几。全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危机并没有结束,南非的感染率依然相对较高。但青少年感染率有降低,使用避孕套的人数增多,年轻女孩的怀孕率下降都是一些积极的信号。艾滋病危机的管理任重而道远,更多的成效需要更多力量的潜心参与和努力。
艾滋病危机只是书中众多案例的一个小专题,书中还有很多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去了解多年前的危机和相关的危机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让我们在发生过的危机中学会成长。
危机的教训
前文讲到过的,对于危机的反思有助于更好地防范和解决危机。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新冠肺炎带来的挑战,社会各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在这一次危机管理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国家上下做出的努力,也看到了暴露的一些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泛滥且参差不齐,面对纷繁的信息,我们应当像李亚玲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样,可以大胆质疑,但应小心求证,不要随意下结论。
最后在这里摘抄新奥尔良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后的8个危机传播教训,我相每一次危机带来的教训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条被深刻反思,危机的管理也在越来越完善的路上。
1.警惕预兆。
2.预料到最坏的情况并做出计划。
3.提供备用的方案。
4.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并重。你说的应该是你做的,反之亦然。
5.监控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印刷媒体的报道。新闻媒体可能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
6.最重要的行动是保护危难中的生命。
7.如果有负面消息,最好让组织的发言人披露处理,自己讲述自己的坏消息。
8.一个危机从未发生过并不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