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家乡菜》
写作群本周的作文题目公布了,一见“家乡”二字,我的大脑一下就空白了,内心一阵慌乱,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漂泊的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很早就会背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你的家乡难道不是从小生活并且在那里长大的上海吗?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那么上海应该算做是我的家乡,我的户口本在籍贯一栏也的确登记的是上海,可为啥内心没有涌现出对家乡那种特有的亲切感呢?
“「家乡」应该是个非常感性的词”,此话一出,感觉器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眼睛说“家乡”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耳朵说“家乡”有自己独特的乡音,舌头说“家乡”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鼻子说它能闻到风儿吹过来的“家乡”独特的气味,皮肤说“家乡”的水土最养人,“家乡”的人儿最美丽……
话音刚落,一个人忽然出现在面前,把大伙儿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给大家作了一个揖,“我是知觉,你们刚才都说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感觉,把每一种感觉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整体,那就是我。”感觉器官们很好奇的围了上去,东摸摸西看看,有人开始调皮起来,对着知觉做起了鬼脸。
“嗨,你们好啊”,一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我叫思维”,转身指着后面正一路小跑赶过来的老者,“那是记忆”。等记忆赶到了,我拍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今天很高兴我们相聚在了一起,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感觉器官,这位是知觉,他们都属于感性认识,负责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我继续介绍着,“思维和记忆属于理性认识,他们负责透过外部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经我这么一介绍,双方热情拥抱在了一起。感性认识是一群热情洋溢的朋友,他们用亲吻的方式感谢着理性认识,正因为有了对事物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收获更多更好的感知;理性认识虽说书卷气浓了些,但依然充满了朝气,他们非常感谢对方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才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多么温情和谐的一幕呀,只是困扰我的“家乡”问题该如何破解呢?如果问题不在他们身上,那会是在哪里?
两位长发飘飘的美少女手牵手走了过来,“我们是情绪和情感”,看到她们俩,我的困扰瞬间解开了。原来我长期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自小便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爱,尽管也得到了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爱,但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爱,很难相互替代,于是在童年期我没能形成归属感。看似人在上海,心却漂浮在半空中。回到南京后,面对的则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此处也不是我的家乡”!于是情绪和情感姐妹俩把我内心痛苦迷茫的感受不断表现了出来,反过来又不断强化着这个观念和认知。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才是问题!”
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位帅小伙,他向我友好的伸出了手,“我叫意志,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我握住他的手,发现从他的眼睛里面正透露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哇,这是个不会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硬汉子,努力做事又乐于思考的实干家,他在困难面前是绝对不会退缩的,有着顽强的毅力,而且还是情绪管理的高手”,我激动的不断摇晃着他的手。
“意志,你看‘家乡’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把格局放大,还记得那年在新加坡机场的事情啦?”
“忘不了,站在登机口的空姐一直很认真听我们说话,然后激动的招呼我们过去,她说她是上海人,因为工作原因得在新加坡机场工作一年半,已经一年没回国了,太思念家乡的亲人了,遇见我们就像遇见了自己的亲人,她的眼泪止不住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打湿了脖子上那条漂亮的丝巾。”
“她可以把你们当做家乡的亲人,你又何必纠结于家乡在何处这个问题呢!扩展和延伸家乡这个概念,你会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会有很大的改变。”
太智慧了,如果把家乡的定义扩大至一个区域,整个华东地区是我的家乡;如果扩大到国家,中国是我的家乡;再往外扩,亚洲是我的家乡,这颗蓝色星球是我的家乡,太阳系是我的家乡,银河系是我的家乡……
“老师,您想点哪里的菜?我这就去拜师学艺,保证做出您心目中正宗的家乡味道来”。
(以上菜肴均为自己制作及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