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是一部很写实的影片,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很鲜明,能看出冯小刚导演为记录青春年代的用心,但全片看完,我只看到了故事,却没看到立意。尤其是对主角刘峰,我感到深深的怜悯,但却生发不出同情。也难怪散场后听到有些观众抱怨说:感受到了负能量。甚至于有的观众得出了一个有悖于导演初衷的论点:好人无好报。
其实“刘峰型”的人是当初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对于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是很少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的。但并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助人为乐,恰恰相反,这个时代的人也会助人为乐,甚至更多,只不过这些行为不会浓缩于一两个人身上,而是演变成一种稀释的普世行为,我们把它称之为“慈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了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5种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只有满足了下一层的需求,上一层需求的欲望才会产生。它很好地解释了人类行为模式的动机,但他这个理论却疏漏了一点,就是当这5层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时,人类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人类是群体性的动物,只有当整个群体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需求才会产生。所以当马斯洛的个体5层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时,人类很自然而然地会退回到优先满足整个群体生存需求的模式,即所谓的:群体利益优先,牺牲自我。所以在人类文明早期,我们都是母系氏族社会,因为那时的人类在自然界中是很弱小脆弱的,我们只有优先满足整个群体的利益才能让种族繁衍发展下去,所以群体的利益代表,拥有繁衍价值的女人地位就比较高。然而随着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利用火源以后,人类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渐渐地从自然界的中下层攀登成了“万兽之王”。群体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个体的需求开始显现,于是渐渐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我们整个华夏民族可以说是遭受到了西方列强彻头彻底的迫害,整个民族都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更不用说个体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了。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就会有“刘峰型”的人物出现。然而在《芳华》拍摄的年代,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已经渐渐走出泥潭,个体需求开始显现,所以会有大家聚在一起偷听邓丽君的歌,穗子开始穿紧身衬衣等。时代开始变了,“刘峰型”的人物在新时代里反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主人公的命运就像影片最后,文工团的命运一样,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解散了。
也有人会批判林丁丁,说她冤枉刘峰。但在当时那种思想封闭很长时间,刚刚开始启蒙的环境背景下,如果林丁丁不这么做,可能最后被发配西北劳改的就是她。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旧需要互帮互助,那时一种“慈善型”的行为,它是马斯洛需求中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后者与前者间,相差的层级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