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你无法避免物质社会所带来的诱惑,也无法避免这社会风气的影响。这是事实,东篱采菊的陶潜式的情怀亦或是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傲岸不羁都已不适合这个日益变迁的信息化社会。
伴随着鸦片战争西方世界所输出的西方价值观,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曾经洋洋自得了大国心态,都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巨响,轰然倒地,洒落一地,可怜得连碎片都找不到,我们究竟做了什么?诚然,改变一个落后的帝国,需要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文明,但古老的东方,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演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也应之骄傲。可时至今日,科技的昌盛对古老文明的冲击愈发明显,我们抛弃他们了,因为,他们不管用了,不那么便利了,可你要记住,它是我们的根,我们真正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它们,何来我们?现在的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注定会为她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所谓机遇也伴随着危机,是全盘的否定,还是全盘的肯定,这是一个问题。说实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话说的容易,做起却难。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在当今世界,价值观多元的世界,难有一个公正的标准去客观的评定它。
西方人崇尚中华文化,因为它们的文化,没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遗存述说着他们曾经的辉煌过往。 当然,文化的生命力并不只表现于建筑物上,西方世界的商业精神契约精神无不体现着海洋文明的风格。我很敬佩他们这一点,但我们呢?是问号还是肯定号,或是感叹号!难以回答,因为没有答案。
考试,中国人选拔人才的传统方式,从科举制孕育而出,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但但这种制度在发挥其积极作用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你说这种制度错吗?当然不是错的,它作为一种稳定社会秩序,选拔社会人才具有任何制度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扩大了选拔人才的社会 基础,为中华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有人说,应试教育是不对的,应该加以改革。的确,应试教育有它自身的局限,但不应全盘地否定,我们不崇尚西方的天才教育方式,也不崇尚八股取士式般的死硬制度,国家在发展,资源的暂时性不合理分配,是无法避免的。改革无法一蹴而就,是大刀阔斧般的改革,还是和风细雨的调整,这都需要深思与熟虑。
传统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与考试这一模式相对接,将考试完全变为传统文化,那是倒退,如果考试不吸取传统文化,那是没有良心。就好像,你问现在的俄罗斯人,你们怀念苏联吗?说不怀念的那是没有良心,说想回到苏联时代的,那是没有脑子。
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你不可能像飞驰列车一般,你需要做的,便是唤醒国人骨子里那股属于中华的血液精髓。
都是黄皮肤,黑眼睛,流淌着长江黄河的血液,记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都无法改变,因为,它的存在已深深烙印在龙的传人~~我们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