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学习总的感受是成长了、清晰了、有方向了、内心宁静了许多。感恩幸福家这个平台,感恩白老师的智慧,感恩共同学习成长的伙伴,感恩自己的看见。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准备了一本笔记本,心想要记许多笔记,上了回来还可以随时复习,没想到四天课程结束并没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有的是强烈的身体感受,身体和心灵的交互,内心的成长和体悟。比文字更深刻的印在心里。
(一)“一切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曾经也听过这句话,不过是过脑没过心,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就像有句话说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是通过四天的学习,老师的讲解、自己的体悟、伙伴们的疑惑、老师的答疑和留白,似乎明白了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和外界的关系不好、不畅,首先要回到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思考和自己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不好,要追溯到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和父母的关系上,尤其是和母亲的关系上,有了这个意识,觉知到原因后要做的不是怨父母,而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为自己负责,自己去寻求成长,把曾经缺掉的功课补回来。
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影响着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一个内心平和的人,处事泰然自若。而一个内心躁动焦虑的人,时时陷入自找的问题不能自拔。
守住自己的界限,尊重别人的界限。面对别人的越界,明确说不,自己解决好属于自己的问题。不以爱的名义或是救世主的名义跨越别人的界限,对别人的问题还给对方,不插手、不越界。相信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能力解决好属于对方的问题。不去背负不属于自己的问题。
(二)家庭序位的重要性
家庭的整个系统由各种角色的人组成,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处在家庭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它本来应有的位置,家庭成员的位置不能乱,家庭成员都需彼此尊重对方的位置。序位乱了,个体本身不会舒服,其他成员也不舒服,由此也将带来一些列问题。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后来的关系一定要小于之前的关系,后来的关系一定要尊重之前的关系。家庭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关系必须是夫妻关系。
(三)心理不被看见的儿童也是留守儿童
在曾经的认识中,只注意到传统的留守儿童即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
然而除去这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留守儿童。他们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却没有感受到孩子的感受,没有看见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无助的。现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父母在孩子身边,却不懂得孩子真正的需要。
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陪他游戏、陪他阅读、陪他运动。需要父母真正的将心,将情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玩儿手机,却将孩子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