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的画惊艳到我了,她感性和个人性的以花为符号的自由的女性表达;她那种关于现实与观念与信仰的美,把一个女性的生命意识和感悟淋漓尽致地呈现;她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艺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透明、易碎的世界中的小女人形象里,每一幅画都惊艳到我;她把自己的世界,从一个自怜自爱的小女人的情绪,升华到一种更广阔的生命本能的渴望和关怀;她百年孤独系列的那种灵感乍现使我为之惊恐。
前不久看到Kim Noble的一幅产后的画时,我积蓄了很久的迟迟未能动笔的书写和隐匿的情感、暧昧不清的感觉被她的画作一时直击,那种痛和紧绷的防线一下子松懈了,我感到轻松了许多许多,像一所凄凉的空房子突然有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酒菜,一切都得着梳泄和慰藉。岔题了,读者诸君莫怪罪,我很想在文章明处或暗处埋一条清晰的线索,使自己不至于天马行空,但思绪总是飘忽,我们专心想着一件事,常常被突然的一个词,一个记忆搅得天翻地覆,自从我了解心理的这种轻飘飘和纠缠不清后,就不勉强自己了,处处充满牵动思绪的蛛丝马迹,顺其意识自流吧。
李云纠缠的笔触和肌理引起的是更多回忆和怀念,是一个敏感的女性对于生如夏花般短暂的美丽花季的忧伤和叹息,她有些慢条斯理和纯净。她所享受的脑海中偶然一个念头,在笔下逐渐成为真实可触摸的画面而存在的过程,叫人向往,我们常常说的妙笔生花,行云流水,无论是形容绘画和文字都是柔软的美妙的,她的画作亦是如此。
我能感到看百年孤独时的孤独感和书中每一个人的许多种面孔,当时是那么清晰和现实错乱着,现在,在模糊中仍然保有当时清晰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再次翻读百年孤独我怕了,就像朋友送我这本书时,我略有耳闻但还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当她提及堪称西方红楼,我就被它这个显眼的题目骇住了,怎样的孤独才能加上一百年的前缀。那时候我还没有看红楼梦,但身处中国文化下的我,红楼梦很小就在各种渠道接触很多了,我高中时候就以自己买下并存放了很久,我总害怕自己经验未丰,文笔未畅,会亵渎了这一部著作。
我把百年孤独未拆封搁置了四年,翻开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举动很果断,我虽然知识未满但也没有怕亵渎,那时候我的生活沉寂,极力想在生活的悲剧和虚无中寻一个寄托,我决议探看这百年孤独。这本书我和巴黎圣母院一起看,一个星期不出门不洗澡不洗漱,因为是冬天,只有吃饭的时候带个帽子去第一食堂,吃完饭快速折返,拉了窗帘子白天黑夜地看两本书,交替着,这本看皮了,另一本当作放松,又看乏了又换一本......完全是书中的感觉在牵引我推进度,不知道阅读的快慢。博学的副主教克洛德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他们千年的孤独和我的竟然是共通的,所以我能同时交错并快速地推进两本书阅读的进度,那种深深的痴迷真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每每被雨果悲天悯人的情怀震惊和渴望,又被马尔克斯的孤独揭露得血淋淋,马孔多小镇一百年的兴衰被小小一叠书紧紧裹着,马尔克斯文笔又太让人佩服。
一个星期我把两本书看完了,当时不觉看得快......岁月如梭,后来我发现那是我最沉浸的阅读,也是最畅快最快速又不辜负的阅读。之后我没有再翻那两本书,也再没有那么疯狂那么痴迷地看其他书,伟大作家的书总是轻易不敢也不能捧起,读这些书你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贫乏就越是想弥补,就yu就不敢读了,但能看懂就不怕快。
后来,我疯狂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书一下子就吸引我,我其实很少读一个作者的专辑,但他我一连读了很多,很畅快,他的长篇都深深吸引我,他是一个学术级别的深入社会的大社会学家,我的心紧张地跟着拉斯科尔尼科夫,但我喜欢索尼娅,她的纯朴和虔诚感动我。
又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热烈与无助,我以为不会再有什么书阻拦我的阅读。恰巧听一个朋友谈起一个我们认识的女孩子,初中时我们上下学还偶尔一起,但我不知道小小的她读了红楼梦八遍,彻底击毁我对名著设下的最后防线,开始肆无忌惮地耽读红楼梦,我花了很长时间,读得很慢很慢,每一个章节读了很难推进下一章节,因为它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我得补充很多知识我必须做笔记,我的思绪太容易被它勾引和浸没,我陷入有些出不来了,它里面每一个字节,大观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深深隐没了中国社会的角角落落,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压得我实在过于重,我又太容易被林妹妹代入了。
后来撞见尤利西斯又使我恐惧了,我读了一些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学,仍是一直不敢入手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我还是读不懂,就像从小知道红楼但一直敬而远之,我对经典的书籍和学问存有敬畏,也因此我着实错过许多好书,小小的我着实不敢轻易触碰,害怕辜负,觉得冒昧地接触是一种亵渎。
现在结婚又带小孩的缘故,又格外被包法利夫人的心绪牵制,福楼拜简练的笔法太吸引人了,和曹雪芹有得一拼和马尔克斯可以一搏,他们的文字和叙述简直畅快,鸿篇巨制不为过。这几年读的书并不多,偶然翻阅,一本书初始的激情总是被琐事消磨殆尽,想象力似乎也插上翅膀飞走了,对书的痴迷也不再临幸一个干枯的托里邋遢的宝妈。
时光还在继续流淌,郁郁在慢条斯理的日子里浮浮沉沉,那些体验和往事一天又一天,春天接冬天,夏天跟秋天,也就一星一点过去了,去远了,走开了,沉下去了,但你心里总有一点什么东西留下来,像一块石头在这儿,压着胸口,时常也会有更多回忆与怀念在不安分的灰色心灵搅拌起一层层的萎谢与希望,世事维艰,我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