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世间所有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如梦幻、泡影、晨露、闪电般虚幻、脆弱、短暂、迅疾,应持这样的观点看待一切有为法。
2.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世间一切有形象、表象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若能洞察到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就能体悟到佛性。
3.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都是虚妄不实、难以捕捉的,不应执着于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感受和未来的幻想,要活在当下。
4. “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有人通过外在的形象或声音来寻找佛陀、追求真理,那就是误入歧途,无法领悟到佛的真谛,强调要向内寻求,通过内心的觉悟来体悟真理。
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不应执着于任何外在或内在的境界、事物,而应以清净的本心去生发智慧,保持内心的自在与空灵,不被世间万物所束缚。
6.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内心就能保持平静和稳定,在面对世间的种种变化和诱惑时,能够坚守内心的定力,不随波逐流。
7.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也没有独立的自性,最终都归于空性,引导人们放下对五蕴的执着,认识到事物的空性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