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看《肖申克的救赎》,这个众人皆知的电影。但是我不认为有很多人都看懂了这部电影,或者说,他们从电影里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你看电影的时候打开弹幕,你就会明白我没有装,x的意思。一些看这种电影都能谈论谈论社会的人,基本上是遇事习惯性外归因的人。
还有,写了这么久字的我发现,平时不努力,不练好基本功,只顾惆怅,叫喊。等到让你简短的说一说一本书,一部电影哪里好时,你就只会说“啊,挺好”……
在我做简历的时候,模板上有一处可以填座右铭什么的。我想不出一句能和事业有关,又相对走心的话。只记得这么一句“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很不走心的写在了上面。
好,回到安迪和瑞德的故事上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好在真实。其实讲哲理的影视作品,书籍,很少是用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来反映出来的。安迪的故事即便是极少数的事件,但它却让人感觉到这是人人都有希望做到的。
一只飞出囚笼的鸟……
安迪被判无期徒刑时,他也许感受到过绝望。就像后来典狱长阻止布鲁斯为安迪作证时,安迪嘶吼着说:“你明白吗,这是我的人生”!虽然他竭力想让典狱长明白他所描述的“人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他只能靠自己。
安迪入狱后的一个月里一言不发,像黑人瑞德说的那样“他大概在努力习惯监狱的生活”。后来安迪第一次开口说话时,瑞德觉得,当安迪漫步在监狱里自由活动的操场上时,像是在自家的花园。
可这大概是“姐妹花”相中安迪的原因……
安迪的“完美”人格,在遭遇姐妹花强暴时也体现了出来。永远在反抗,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历经数年。经历在监狱被男同强暴这种事,一般人都会造成一些心理扭曲吧。
最后安迪和姐妹花们做了了结。姐妹花要把那东西放安迪嘴里,当时安迪告诉姐妹花那只会有两种可能发生“放安迪嘴里,咬断”和“用针穿安迪的耳朵,死死的咬断”。姐妹花没有吓唬住安迪,反倒被安迪吓到了。遇事绝对的理智,不慌乱同样是安迪身上绝大多数人所没有的优点。
安迪后来成功的激怒了姐妹花,在遭受一顿毒打之后,换来了姐妹花的头儿被狱警打成终身残疾。这也许还要得益于他曾经帮看守所所长逃掉了一笔税务。这种类似的情况让弹幕经常调侃着说“知识改变命运”……
在那个做户外工作的下午,是安迪在监狱第一次给狱友们带来自由之感。帮所长逃掉一万多美元的税,换来在户外工作的“同事们”一人一瓶凉啤酒。他说:“一个户外工作的人会有一瓶啤酒喝的话,会感觉更像一个男人……”。
你们生活中有过这种感觉吗,有时候一个东西,一份食物,一件小事,却能给自己的心带来莫大的满足,喜悦,或是自由。
安迪与此同时也还了瑞德带他出来做户外工作的人情。他们成为了,朋友。从后来瑞德问安迪杀妻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已经达到了可以关心对方私事的关系。
而安迪已经戒酒了,他靠在墙边露出诡异的笑容。那笑容像是在说,“我在监狱里得到了自由,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安迪的生命在监狱里一样可以追求美好的东西和事物。
安迪的才学很快就得到了典狱长的“重用”。帮所有的狱警报税,帮典狱长洗黑钱。安迪换来了一份轻松的工作,换来了一个新英格兰州所有监狱里最好的图书馆。他帮助很多狱友考取高中文凭。
安迪一开始一周给州议会写一封信,写了六年。州里给他邮来了一些书和200美元的经费,并告诉他此事应就此结束,请不要再来信。
但这和完成安迪建图书馆的计划还差得很远。这只是安迪写了六年信后,让政府选择了敷衍了事。安迪按耐着心里的激动说“哦~只用了六年时间”,“由现在起,我每星期写两封信”。在这部电影里,安迪最核心的人格魅力在这时就显现了出来。六年时间,安迪可以每周给州政府写一封信。
安迪此时心情大好,加上恰逢广播室里无人的客观条件。让安迪拿出唱片,打开广播,给了所有的狱友们几分钟的自由。
气急败坏的典狱长关了安迪一个礼拜的紧闭(一直在不到一平米的小黑屋里呆着)。安迪释放后说,他在里面有莫扎特陪着他。重要的是他觉得用一个礼拜的禁闭换取片刻自由是值得的。典狱长大吼着让安迪开门时,安迪无辜的表情和动作,惟妙惟肖……
在典狱长“重用”安迪之前,他打着查房的幌子考察了一下安迪。安迪的鹤嘴锤就藏在手中的圣经里。如果不手里拿着书,一定会被狱警乱翻到地上,如果拿的不是圣经,典狱长基本上是会翻来看的。
躲过这次考察安迪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典狱长假惺惺,又爱装x的性格。而后留下了那句经典的台词“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典狱长借着安迪建图书馆的事,在媒体前编出了“内在改造计划”。大肆宣传自己的“美德”。一连串政客的套话,“为纳税人服务”,“给人们好的环境”。总之就是在说,你们纳税了,政府是为你们服务的。其实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选择相信谎言来掩盖生活不堪的一面是人的一个共性,或是一种能力。
图书馆之前的管理员老布鲁斯,一个在监狱呆了五十年的老头。监狱准备放他出去,可他很抗拒,甚至激动得想要杀掉那个来祝贺他出狱的狱友让自己获罪。但被大家阻止了。老布鲁斯出狱后无法适应外面世界的生活,选择了上吊自杀。除了瑞德没有人明白布鲁斯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监狱生活五十年,足够让一个人丧失在外面生活的能力。瑞德说“布鲁斯被体制化了”。“监狱的这些高墙很神奇,一开始你恨它,后来你学着适应它,到最后你离不开它”。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当然讲的不是一个单纯的越狱的事儿。它终究还是折射了现实生活,监狱外面的世界。如果用外面世界里的故事来讲诉体制化这个道理是很难的,就像鱼不知道水的存在一样。人很难感觉到空气的存在,也很难站在原始的角度,发现自己生活在体制社会中。
活在监狱里的人被监狱体制化,活在外面世界里的人被人类社会的规则体制化。因为人需要体制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而安迪就是那个在任何体制里都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人。安迪,不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每个人心里的希望。
老布鲁斯的故事,对那个时候的安迪产生了一些启发。不得不面对的是,在监狱里最后剩下的只有等待死亡的来临。
而后给故事带来转折的是年轻的汤姆。他带来了一份震惊的消息,一种因缘巧合。当年杀死安迪妻子和妻子情人的凶手曾和汤姆在一个监狱里呆过。
这个凶手有躁狂症,常常激动的讲自己犯过的罪。有一次凶手讲给汤姆曾经杀过一个棒球运动员和一个情妇。那个情妇有丈夫,丈夫是一个银行家。说到这儿,那个凶手开始歇斯底里的大笑,“银行家当了替罪羊”。
这个故事和安迪的故事完美的对接上了。安迪跑到典狱长那里请求重审他的案子。典狱长当然会阻止他们的行为。一方面他需要安迪在监狱帮他逃税,一方面安迪知道他的全部秘密。安迪被关进小黑屋里呆了一个月,这时陪伴他的没有“莫扎特”,只有希望燃起后的绝望。
安迪曾帮助汤姆考取高中文凭,汤姆也很喜欢安迪。或者是敬重,像父亲那样。典狱长在得知汤姆会为安迪出庭做证人后,设计杀了汤姆。汤姆很单纯,或是不知道安迪和典狱长之间的另一层关系。把心里的真实想法都告诉了典狱长。
大概是这件事,让安迪下定决心逃出去。按时间算,此时他的伟大工程也已经基本完工。
他在准备出逃之前,和瑞德谈了一些话。莫名其妙的告诉瑞德自己要去哪里。还谈了一些关于妻子的事情,他对妻子的死有一些负罪感。他觉得,他和妻子或许是爱错了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妻子出轨……最后安迪说:“我只想有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在一切准备结束后,需要等待的只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那天晚上安迪换掉账本,穿上典狱长的皮鞋。没有人注意到他那天晚上脚下穿了一双干净的皮鞋。他爬过自己挖了19年的洞,在巨大的打雷声的配合下凿开下水道管道。再爬过五百码的下水道(450多米)。新生就在另一头等待着他。
狱警们在第二天早晨查人,发现安迪消失。典狱长赶过来时,已经被气疯……这里一个细节安排就是,典狱长大发雷霆用安迪留下的雕刻的石头乱扔。他愤怒的说“一个大活人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丢石子,和一个妞的画像。”这让典狱长把石子扔向海报,发现海报后面有个洞这个故事转折变得十分合情合理。
瑞德的话外音说“他曾以为用手槌要用六百年的时间才能挖出去的洞,安迪用不到二十年就做到了。”“还有那五百码的臭水沟,或许自己只是不想爬,才觉得爬过五百码的臭水沟是如此的痛苦”。安迪的核心人格优点第二次在时间上体现出来。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做一件事,我们以为的不可能,和遥不可及,或许只是不想去做。时间在安迪那样的人身上,总是不白费。
其实瑞德这个角色的安排,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角色。瑞德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用来展现一个极少数优秀的人做出的一个极小概率的成功事件,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讲诉是最好不过的。鱼不知道水的存在,安迪也不会知道自己智慧的存在。
瑞德最后也经历了老布鲁斯一样的经历,但他不像布鲁斯那般年老,而且他有着安迪的指引。最后瑞德成功过境,去寻找安迪,寻找到自由的生活。
每个电影有不同的视角,这个电影大多是安迪的世界。所以观众看到的不是黑暗和压抑。安迪留给观众的,是叫做希望的东西。无论,现实中是否存在安迪这样的人,是否会存在肖申克监狱里发生的那件事。安迪身上的希望,是切实存在着的。
自由,在人的心里,不在别处。这个世界也许有种种的不公,和丑恶。但与此同时,她也总是给过我们一些让我们感到美好和幸福的东西。安迪是有能力在世上寻找美好事物的人。
也许是弹幕上太多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什么的”,也激起了一些人的不爽。有人发弹幕说“这种事,只要聪明,小学就能做成”。我觉得与“知识改变命运”这样错误的概念相比,“聪明论”,“智商论”是更无聊,更缺心眼的想法。
这部电影也让人看到,这个社会就是有很多漏洞,钻洞的人多了,就会有人把洞补上。政府往往未必能决定世界的走向,决定者通常是“人类”自身。
结尾处的弹幕感觉很温馨,很多人留下了观影日期,和自己的名字,或是住址……我看第三遍的时候也留下了日期。用我喜欢的一个自媒体作者的话来说,“人都这样”。
最后的最后……我前两遍看《肖申克的救赎》时,我一直以为主人公叫肖申克,看完了也没发现。
有没有一样的人,说出来,让我们乐乐……
(图片来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