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其实我一般比较喜欢985,211的。”
在跟直属上司进行二面的时候,最后问及什么时候方便上班,他又顺口提的一句。虽然已经入职快8个月,并凭借自己努力转正时获得25%的提薪,脑海里还是对这个场景记忆深刻。
在我们出生的90年代,考上大学是值得在村里大摆酒席的大喜事,而随着全面教育普及,各种扩招等,一句“街上招牌掉下来,都能砸到好几个大学生”的笑谈却悄然流行起来。
尤其有趣的是,父母那一辈人一边灌输着读书有用论,一边却又在你耳边念叨着,隔壁初中毕业比大学生赚得还多。
于是坚定地完成学业的你,不禁也陷入沉思:“是否在最初的时候,就只能用金钱衡量价值?”
02
最初或许不能,但过了3年,5年,是的。
职场一向不是仁慈的地方,它是一条食物链,有着特定的生存法则。在开始的时候,每个大学生会根据“产地”、“性能”而被划分去向,并明码标价。
就在前段时间的主管会议上,我的上司再次“旧事重提”,在内部文件关于员工的招聘要求中,特地注明非重本学历或2年以上相关经验者不要。他单单看中的,是高学历培养之下的系统思维。
当一部分人受限于眼界,渐渐失去斗志甘愿浸泡在舒适圈里时,其实已经被命运悄悄地打上标签。
这不禁让我想起身边的几位大学同学,她们的独立,勇敢,和果断。
03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听闻,一般到了大四,会有个奇怪的鄙视圈,留学的>考研的>公务员的>找工作的>找不着工作的。
于是,每个人的去向也有了不同的层级。
“本科毕业出去留学,家人只负责学费,而这学历又支撑不了什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所以刚开始只能做最低级的兼职支撑生活,后来慢慢地才能从事更专业的办公室职业。
他大我一届,我知道他在等我,熬过了大学5年异地,又等我留学那3年,现在我还说得在澳洲工作3年才回去,他只默默地说了声,'去做你想做的。'”
——芒果女士
“工作1年后,上司问我,愿不愿意去北京。一开始我犹豫了,广州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当我问遍了所有人,他们都说,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那就真的错过了。于是我北漂了,并成功地跳槽到热爱的时尚行业,离追星更近一步。”
——维纳斯
“如果我想在广告行业有出息,必须去更发达的城市。这信念支撑我跨越从广州到上海的1426.2公里。裸辞去到陌生的城市,1个女生独自找房子,不停面试又满怀忐忑地等待offer。在广州做的牙齿矫正还有1年半的复诊期,打算3个月1次回来复诊。有朋友问我会放弃吗?可是我决定了就不会后悔。幸运的是,得到一份很充实的工作,薪酬也翻了一番。开始时很多不懂,但团队却给予很多支持。”
——Blair
还有部分身边的人,不管是1年,2年,3年,边工作边复习,又或停工1年复习,都坚持公考,最后终于实现。
作为旁观者,我不曾敢取笑一个人的孤勇,人生最难得莫过于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努力,可敬且可畏。
04
学历能够影响你的起点,却不能决定你的终点。
被打败,被看不起,终归是由于你能力不够强。就例如阿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与奖学金擦肩而过。埋怨过为什么那一年的名额缩水,埋怨过为什么前面的那位明明可以拿国家奖学金最后又被取消掉(不然名次会顺延1位下去)。
前8位可以拿奖学金,而我却偏偏是第9名,要祈祷前面的人拿了别的奖励,然后等着名次掉到我怀里。几番反转忐忑,最后差1名拿不到,那一晚沉思很久,在日记里写下:你不努力爬到前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最先被淘汰的永远是垫底的那些人。
于是,一年后稳扎稳打地拿到了想要的。
在比赛中,人们永远记住了第一名,至于第二三名,即使他们已比大部分优秀,但也容易被遗忘。
“本科生也越来越被人看不起”,歧视永远在,无论你如何去争辩。但也请相信,实力永远是最硬的指标。
与其被动地受煎熬等着神灵的眷顾,每次博取运气的临幸,不如主动点。
只要你愿意开始,就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