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出租屋里待了一天,百无聊赖的看着《万万没想到》,里面的情节太无厘头,够乱七八糟的,自己也没能定下心来,在一片喝喝闹闹的场景中结束了。
过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都伴随着刚刚那场景,没人跟你说一句话,那份孤寂让人胆颤;静静的听着风的声音、外面的脚步声、猫的叫声,而这些只是响声,没有回答更没有共鸣。
安静的如此玄妙
让我不安,很多人会说安静多好啊,静静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读自己想读的书,听自己想听的音乐,看自己想看的电影;对,的确在某个时间段静静的挺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长期以往呢,就比如你可以接受几个小时的断电,若再长些时间呢,就不一样了,就变了,你会想到有电的时候“是”怎样怎样,“可以”怎样怎样,心底隐藏的东西就悄然作祟了。
我一直很敬重在外漂泊的人,背井离乡只身一人,不管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至少我们是勇敢的,承担着工作的重担,打理着自己的生活起居,个人感情一直伴其左右,我们精力花费了太多,以至于疲惫不堪仍然向着那个亮灯的地方前行。
晚上我去了一个餐厅吃饭,让我得到了些许触动,由于周边居住人群都以外地人为主,因此餐厅老板在它的布局上做了点小小改变,腾出了一个8平米左右的区域,那里只有沙发,很多用餐结束的人都坐那闲聊,美舰驶入西沙群岛、我是歌手的苏运莹、火箭输给了雷霆、猴年春晚“大圣”归来、过年火车票不好买等,五花八门聊什么的都有,大家都在那东拉西扯,时不时的还要“叫板”两下,感觉倍儿爽!
这是一个宣泄的地方
它让我们漂泊的人有了归属感,我们的想法得到了释放,我们的建议得到了肯定,走出这个餐厅的门,大家就各自奔走,但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彼此,就像芈月传里的“四方馆”一样,大家来了各自争论探讨,或许就能引起共鸣,识得知己。
在外漂泊都不容易,头疼脑热之时就是挂念家里人最最强烈的时候,想着如果爸妈在身边,端水拿药到床边,还会熬一大锅鸡汤,时不时的给自己量体温、喝姜汤,而现在呢只有自己,默默的忍受着,千万个恨染上心头,自己怎么就那么没用啊,没出息啊,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啊,逐渐双眼含着泪花,抽搐声回荡在空空的房间里。。。
别再“悲惨世界”了
我们都给自己点个“赞”吧,又到了回乡过年的时段了,虽然还有个春运等待着大家,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绝对“完美”,生活就是这样,再多的荆棘在面前,再大的坎坷在面前,也只会“瞟”它一眼,继续嘚瑟的向前看!
祝在外漂泊的人,买到回家的火车票,拉着行李奔跑着回家,记住,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