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一过,初二回娘家。初三农村人就开始走亲戚。有大姨八大姑、三叔四伯的,小辈就开始给长辈拜年了,这是千古不变的规矩,也是过年的一个习俗。
走亲戚分两种,不在一个地方的,就出门看望;在一个村子就直接过去拜年。
你看,街道两边摆了好多摊位,卖水果饮料的、卖奶糕点的,摊位之间也不怕竞争,路人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的摊位方便了路人。人们为了停车方便,有的就不去超市了,就近在路边买上东西就出发了。
街里的小巷子,可以见到走亲戚的人,他们或许远道而来,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箱子、盒子,说说笑笑。
看往完亲戚出来时,他们之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送老远,还互相招呼:“回去吧。有事打电话。”
“好的,经常来啊。”
亲戚之间非常热情。
多少年了,过年看望长辈的习惯一直传承。只要天公作美,农村人无论是骑车还是开车,都会去给长辈拜年的。
小时候,过年要走亲戚了,妈妈就早早地按照长辈大小分好几份,按距离远近,一家一个袋子,用颜色分开,交代给孩子,不敢送错人家。
那个年代,姊妹们比较多,少则两个,多则六个。走亲戚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有个伴儿。有时候大的孩子不想去,那就家里最小的孩子去看望长辈,也就是去给长辈拜年。
70-80年代,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没有自行车,村里人串门都是走着,一走五里路是常事。现在的人没事,专门出去走路,每天还晒晒步数,一万步比较骄傲,达到了走路的目的,两万步很骄傲,想着自己很健康。有的人觉得走五千步都困难,没有时间啊。
孩子拿上大包小包,没有条件,也没有怨言就走出去了。
去了大姨家,一进门就说:“大姨好,妈妈让看你,过年好。”
大姨热情接待:“来来来,跑累了吧,赶紧坐坐。”
孩子会被大姨的热情感染,变得不拘束。比较富裕的大姨会给你一毛、两毛的压岁钱。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有人给压岁钱,自己可以攒钱有钱花,来年会选择第一家拜年,心里特别得暖和,觉得大姨和自己亲。
人就是这样,经常不见面的人遇在一起,也能感觉出对方的感受。人有感知的动物。
我记得,我最喜欢给一个奶奶拜年了。初一早上起来不吃饭,先给那个奶奶问好,奶奶一只手掀起衣襟,一只手翻开里面的衣兜,还有一个别针呢,小心翼翼地解开衣兜,长满粗皮的、颤巍巍的手拿出一毛钱,我高高兴兴地就跑回家,觉得当时非常想和奶奶说话。
有的亲戚虽然不给压岁钱,看见孩子大老远得来了,留下吃饭。这也是一种享受,比较高级的有脸面的待遇。留下吃饭,意思是会有盘菜吃,改善生活。孩子们最喜欢吃盘菜了,不管盘子里有多少鸡与鸭,看见摆上盘子就高兴。那个年代,吃白面、盘菜,只有在特殊日子才有的享受。
拜完年,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万一遇上不好的天气,也得去拜年啊。
男孩子去的话,家里老人给他弄个扁担,挑上两个箩筐,箩筐里有花馍和年糕,送几家提前打点好。
走在半路,一不小心滑倒,花馍和年糕就泡在路边的雪里。小孩儿在起来,把洒落的东西都收拾在箩筐里,拍拍腿上的雪继续往前走。但是小孩儿不知道哪几家送五个还是七个东西,就自己随便送啦。送着送着,最后一家就不知道有几个花馍和年糕了,也许就只剩三个东西了。老人们可怜小孩儿,就安慰说有几个算几个吧。人到就行啦。
现在时代发达,许多小孩子一般不出去拜年啦,拿个手机,打个电话或者视频一下问候就行啦,免去了舟车劳顿。但是特别轻亲的家人还是要去他们家里坐一下的。
想起过去走亲戚的事情,现在觉得当时还是很繁琐。如果某家有七八个亲戚,有时候得跑两三天。如果有外村的亲戚还得再另外计划坐车什么的。但是,亲人见面就觉得亲。老人认识小孩儿,小孩儿也能认识老人。现在大家都不出去跑啦,小孩儿见到老人,还得自己介绍是谁家谁家儿子或女儿,就觉得亲情隔了一层面纱。
现在想起小时候走亲戚的事儿觉得很好,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