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晚间抄写《金刚经》第三十二分,完成一月的抄写,现在基本已经找到了每日书写的乐趣和感觉。
1日,百字营继续,每日记录也成为一种习惯,挺好,这个月计划给自己增加一点点难度,每一次进步一点点,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目标。二月的流水账之中,希望增加至少两部分内容:一是每日抄写《金刚经》这部分的一点小心得,二是每日认真读一篇影视行业人物的深度采访,并且记录感受。
1日原计划中午在家吃饭,下午去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于是抄写了《金刚经》第一分,然后准备工作一会,结果又被告知中午出去吃饭,所以就暂时不开工。
《金刚经》第一分是记录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当时在舍卫国的袛树给孤独园之中,F带领弟子们驻扎,吃饭的时候,F进入舍卫城中乞食,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有趣的点,那就是F教乞食的规则是什么?今日因为一些影视作品及宗派流行的问题,我们通常认为F教是素食的,然而在《金刚经》之中,我们知道,F教弟子必须手持钵盂,按照顺序挨家挨户乞食,不能隔门要食,也不能挑肥拣瘦地选择施主,所以无所谓必须素食一说。
今日深度阅读:《人物》杂志的文章:导演饺子:超越《哪吒1》,有多难?
这篇文章不算太长,不过信息量挺大。
读完之后最大感受:之前曾有朋友笑言请我导一部动画片,当时是懵逼的,完全不知道动画导演需要干啥,读了饺子的文章,终于基本了解了动画片导演的工作内容。
“作为导演,在制作过程当中最难的事儿,就是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我感觉已经说得很清晰了,但为什么他想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儿,他怎么不懂我呢?动画和实拍不一样,很多动画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所以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我就得把一些细节表演出来,是让动画师了解我的想法最方便的途径。《哪吒2》里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我都表演过一次。”
“一开始动画师可能理解得比较简单片面,就只表现其中一种,我就自己表演了一段这种偷摸着高兴然后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让他们参照我的表演。”
原来动画片导演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动画师们表演教学。
文章之中还有很多的信息
最有记忆点的一段:“好多镜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直到最后我们要交片之前才得到答案,但这个也不一定是最终答案,只是我们在仅有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可控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答案。”这个仅有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可控范围内真是道尽了影视行业的必然规律。
(上映前20天)“目前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没做完,比如一些宣发的物料还在抓紧制作中。”我认为这次《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宣发做得非常好,原来在上映之前还在赶工,可见天道酬勤。
“比如有一场大战,场景里有上亿的参战者,很多人觉得很震撼。其实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去计算多少人,而是从画面的感受来反推,要用多少人数填充在那个场景里面才合适。那是在海天之间的大战,当全景拉开,再多的人填进去,都觉得很渺小,所以就得用更大的数量级去填充,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直接顶到硬件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
这种宏大和气魄,也是第二部里需要关键表现的东西。最难的是摸索的过程,而不是说看到别人怎么做了,再去复刻。之前我看过的作品里的仙界大战,很多是平铺一片云,参战者在云层上奔跑,本质上还是和常规的人类作战一样,是平面上的战斗,但我觉得得打破这种框架束缚,神仙们都能飞了,不是应该像鸟群一样吗?
所以,我心目中的大战,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的结构,两边都是数量庞大的鱼群或者鸟群,它在Y轴上是自由的,并不是只有X和Z轴,是一个三维空间,我想让它呈现出来一种视觉的新鲜感,一定要刺激与震撼。”不过说实话,我个人倒是并不满意电影之中这一段的效果,其实导演希望达到的震撼感至少在我这里是没有呈现出来的,我看到的效果就是粒子对撞般的无聊。
“我原先提的标准,是一个大家达不到的标准,得先去够,然后我们再看极限在哪儿。这也是动画的想象力所在,必须给观众看没看过的东西,不然没新鲜感。这种突破带来的快乐也是巨大的。后来我们看到一些成品画面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一些人甚至感动得掉眼泪。如果不逼,大家也不知道自己那么厉害。”我突然明白自身的缺陷在哪里了,作为制片人出身的导演,我太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出这个事情的下限,所以在很多时候,我都放弃了对于上限的追求,这是我的问题。
说实话,这篇文章让导演饺子在我心中的形象完全建立起来了,这是一个清醒自知却又充满想象的人,他有着自我的目标,也有着清醒的认知,这样的人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下午看完电影之后计划去办理公园年卡,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理,今年有了工会卡,可以办理一百元的年卡,感觉还是挺值得的,毕竟有些地方还是可以想去就去的,比如颐和园。
然后去北四环看冰灯,我对于这些东西没有特殊的追求,所以不会去龙庆峡或者东北专门看,不过既然家门口不远处有免费的,那就看看也无妨了。如果时间可以,还可以去旁边的皇家菜博物馆看一看,这个博物馆我一直想去,不过一直意愿不大,所以没有去,这次不知道会不会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