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本来是想看春晚的,尽管春晚越来越没意思,但要不看的话,还是会觉得过年仪式上缺了点什么,习惯使然。
结果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太累了,从7点半开始迷糊,一直睡到10点,春晚也没有陪爸妈看前半部分。
我爸妈是会守着电视机一直看春晚的人,春晚还是对他们的胃口,尽管这“年夜饭”也是不如从前了。
节目形式更酷炫了,但内容不如以前80年代和90年代,那会有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和朱时茂的队长别开枪、 赵本山相亲以及后来铁三角的卖拐要自行车,看完了很开心。看看现在,语言类节目动作节奏更快了,喊声更大了,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结尾拔高到更加主旋律了,但我们这些小辈尴尬癌都犯了。
我10点爬起来,看了看微博和朋友圈的评价,今年的评价也如往年一样,都是在说春晚节目很一般,甚至小品都让段子手们无力吐槽了。以往几年微博和春晚共振,网民边看直播边吐槽春晚的盛况都没有了,今年冯巩也不说我想死你们了,估计他也是累了。春晚为什么不停呀?
春晚有人看,节目做成这样,不锐意大变革也是有困难的。作为一个做内容的人,我是很理解春晚有些苦衷。
这么一台大晚会,观众以亿来算,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什么阶层和文化程度都有。喜欢二次元的,我这种喜欢互联网、财经、个人成长的,父母这样的普通人喜欢聊家常的,喜欢军事和手串的中年人,研究数学和导弹科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觉得文化和读书无用靠自我奋斗的小商人,非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儿的还不上网的根本没听过2016年流行网络语的,海外的华人,数亿的农民与数亿的城市居民,你说该以谁的需求为主?
大家都要进行守在电视前全家团聚这个仪式,要看春晚,那以什么样的用户画像来准备内容?只能是取最大公约数了,或者说只能每个群体的需求都去兼顾了。春晚也是个政治正确的东西,哪个群体都得不抛弃不放弃。
可这世界上没有给不同族群看不同族群都喜欢的文化产品。文化类产品要满足需求,成功的首要条件在于定位的精准。电影、小说、晚会都做不到既阳春白雪,又下里巴人。
我觉得好看的,父母可能觉得没意思,他们觉得好看的,有怀旧情感价值的,我根本无感。当妈妈指着一个主持人的衣服说做得不好看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不同群体的审美和趣味不同,也许我们觉得50分的东西,在别人眼里还能提到70分,这及格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一个大拼盘,摆在现在这个信息和娱乐海量多样化的时代,肯定会变成谁也不能完全讨好,在谁的眼里都是一般般,因为定位问题,内容没办法做到极致。
它不如京剧春晚专门呈现京剧节目,不如相声小品春晚,尺度稍微大一点点,当然只能大一点点,未来00后BiliBili长期存在的话,举办一个二次元线上春晚都是完全可期待的,像双十一就是购物春晚,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两三个月。
怎么比呢?在节目的选题和质量上面根本没法比。
但春晚成了过年的一个习俗,年味不浓了,年也要过。春晚节目不好看了,节目也要看。它就是年的元素之一,年的仪式之一。还得两三代人之后网络互动形式才能颠覆现在的春晚。
过去80年代和90年代,我小的时候,过年可开心了,放鞭炮、压岁钱、看相声小品、放假吃好吃的,还能回老家到农村过几天不一样的生活,那会童年幸福感爆棚,我很怀念小时候的春晚。看着舞台装饰,观众和演员穿得毛衣和军大衣,那种“古早味”是满满的亲切和温馨,现代化的声光电让我们无感了。
小时候,那会人们可以选择的娱乐不像现在这么多,电视剧《渴望》和《雪山飞狐》就能让小城里万人空巷,都坐在家里看电视,那会没有网吧、互联网、年三十的电影、微博微信。
那会的思想环境也不像现在,现在的言论空间更注重政治正确,自我阉割厉害,整整一代人越活越抽抽,缩回去了,相声不是讽刺时弊,而是歌功颂德。思想环境不一样了,节目求稳自然就保守。不吐槽老正能量有什么意思,你说有什么意思?
春晚在我们脑中成为过年形式上的一环,实质意义逐渐淡漠了也不能停,要维持着形式主义。习俗的强大就在于此,而停春晚就跟解放台湾一样,谁都不能轻易下这个决定。
它不停,我们可以自己停。
要我说,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以后春节就电视连上网络,放三十年前春晚的节目得了,明年就放1988年和1998年的春晚,内容有趣好看,而且仪式也没丢。多有趣啊,大胆的家庭可以试一试。今晚就可以试一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