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是平的,从来不是。现代化的通讯让世界变小了,同时全球化也让世界变得更为不平坦。落差始终存在,参差多态是世界的常态,无论德行、智力还是地位。你必须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家境,超凡的智力,坚韧的意志,这个世界对你而言,会越来越艰难。如同那些被困在山谷中的人们抬头仰望山峰,财富、机会和生活方式上日益拉大的差距,会对你造成更大的冲击。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真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只有极少数,史学家黄仁宇曾说:“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逐步上升到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已久。”
引用黄仁宇的话,不过是想告诉你,你今天的处境,是由你爷爷的所作所为决定的,而你的所作所为,能决定你孙子的命运。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只是时间长短的事情。现在可以明显感受到很多人很急躁,恨不得今天努力,明天就要看到效果。这是不可能的,谁都没有这个能耐。即使从小资质超凡的陈寅恪,也曾在世界各地游学18年。
现在自媒体发达,很多人也跃跃欲试。这是好事,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不过还是想对那些期待通过写作赚钱或改变命运的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写作是读书人的专长。从来没有一个不爱读书而能写好文章的,从来没有。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OK继续;如果不是,就不应该在这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样才可能得心应手。否则,努力与回报不成比例,会严重打击一个人生活的乐趣。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读书人,其实很简单。就是看这个人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是不是可以随时随地的看,而不是非要让自己静下心来读。读书人一般已经和书籍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书籍对他有一种牵引力,如万有引力一样,自然存在。对他而言,读书是种自发状态,自发让人愉悦。而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是种强迫状态,强迫让人焦虑。所以,对有些人来说,调整自己读书的状态,比要求自己必须读多少书达到什么目的,要强。
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读书写字,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和王小波一样,做个有趣的人,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我的文章,肯定不会教你们如何写作,更没有本事教你们赚钱。不过希望你们能够通过我的文字,看到一个有趣的人,一点点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