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荣慧
国庆第二天梁树丽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特别的节目:听春青老师分享《英语启蒙那点事儿》。在对孩子英语启蒙这条路上,春青老师是我见过的做的最好的,我虽然也是一个英语老师,也有过对孩子启蒙英语这个想法,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感受到了路途的艰辛,自己口语能力有限,词汇有限,时间有限等等各种外在与内在的原因,所以并未真正付诸多少。而春青老师则让我们看到了英语启蒙的专业。
春青老师家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是很棒的,我经常可以看到他家的孩子出现在视频号中,节日的英语祝福、每日的英语学习打卡,可以说从未间断。我也给我家的孩子买了同样的绘本《One story a day 》,但是在践行这方面做的举步维艰,一方面可能就像春青老师分享的这个级别的读物对于我们来说是有障碍的,生词较多。春青老师说一篇英文对于孩子里面的生词应该是控制在3个,我们目前还实现不了。
春青老师说孩子的学习都是她在负责,细致到一篇文章读下来应该时长多久自己都是心中有数的。真正做到了高质量的陪伴。在陪伴孩子方面我做的也很不好,只是辅导孩子写个作业,在孩子有疑问的时候解答一下,对于孩子真正在学校、课外学了什么,其实我这个当妈的也不怎么清楚,孩子的真正弱项是哪里也不知道。我们都知道陪伴孩子应该是高质量的,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绝不是孩子写作业家长在旁边玩游戏、刷视频,有时候我们都会抱怨上班太辛苦,回家再陪伴孩子真的耐心有限,这也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家长沟通时的一个共性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陪伴孩子不在于多长时间,重要的是要倾听孩子、观察孩子。
在英语启蒙这条路上,我们也知道语言的学习是越早开始越好。春青老师对孩子的启蒙是从胎教开始,即使孩子不会说,但是他会听,对于一些有节奏的歌曲、一些他感兴趣的声音都是启蒙的材料。而且我们有时候很容易陷入让孩子学点东西的误区,但是春青老师说他就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不要破坏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与爱好。
看到这个表的时候,我想差距就此出现。春青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在每个年龄段孩子们应该达到的目标,以及在日常中如何去做。不得不说,真的很专业,一些事情自己从来没有在孩子们身上进行过。比如最简单的听英文歌曲,可能就是自己没有给孩子们放个英文歌曲,所以我们对此不怎么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培养真的很重要。
孩子们学习英语就是在学习另外一门方言。这让我想到,在我家我和孩子爸都是林州人,我妈也不会说普通话,以前在老家的时候都是教女儿说林州话,后来有了老二来到新乡,带娃出去再说林州话人家根本听不懂,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上幼儿园能够听懂,所以我又教孩子们说的会是普通话。老二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在林州话和普通话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现在两个孩子在家里的对话是以普通话,回到老家就是林州话。这也说明了环境、培养的重要性。而如果我们就按照教孩子方言的目的去教英语,我想孩子们肯定也是说起来很顺利。其中阻碍我们的是英语词汇量和一些句子怎么说的问题,而这需要我们家长多位孩子提供充足的资源。
可以看到春青老师家的孩子现在之所以口语很流利,能够看懂英文读物,源自于他幼儿阶段这一系列的英语铺垫。虽然我家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了,启蒙就有些晚了,但是一个道理: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行动。
我们总告诉我们的家长要坚持让孩子每天听英语、读英语,我们自己的孩子有是否做到了呢?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在辛辛苦苦为他人耕地,去忘了自己家的地还荒着。正如梁老师所说,其实如果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英语培养好了,也说明这个老师是有方法的。是啊我们都无法教好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就一定会教好?自己的孩子应该成为最好的作品。
感谢春青老师的分享,其实重要的不是方法,是我们的认知造就了我们的差距,我们的行动阻碍了我们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