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主题是“关键词”,这也是我目前为止9次课中记笔记最多的一课。在最开始接触思维导图时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找不准关键词,不知道怎么总结关键词,特别是遇到长篇文章的时候更是一头雾水……后来随着老师认真的教授,能稍微的抓住重点了,而今天的一课,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思维导图与关键词。从四个大方面来讲述,分别是开启全新思维的学习方式;实现效能;关键提取的的4大方法以及关键词启发之路,这四个方面来详细讲解。
开启全新的思维模式。先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来说,比如说刚毕业找工作,找什么工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怎么写适合的简历?又或者我们读书,为什么有的人读完书可以很清晰的理顺书的结构并输出,而有的人却读完就什么也记不住……我想区别就在于人和人的思维模式不同,他在看完一本书或者准备做一件事时,脑海里总会有构思,关于这本书/这件事有什么的想法,能联想到什么具体的事情等等,然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快速的确定下来。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放射性的 网状结构的应用工具,它把这些想法构思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突出重点,结构清晰,新颖醒目,它还利用我们左右脑的分工不同,最大化的让思维发挥效率。这种全新思维的学习方式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隐形到显性,显性到高效,高效到自动化这三个阶段。
实现全脑思维学习的最大效能,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提高记忆,拓展创造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关键词分为两类:记忆性关键词,比如名词 动词,或者一些特殊的词语,是客观的事物;联想性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它具有创意个性化,焕发性,是我们主管的想象。
那怎么提取关键词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语法的具体运用,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语文一样,分为主谓宾三大类。这里给出4个方法来提取关键词,第一 研究文本话题,第二寻找中心语句,第三分析段落顺序,第四关注层次变化。这四个提取关键词方法主要使用与目标标准化的一些内容的提取,而有些意象化或者针对个人疑难点的文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取。提取关键词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梳理知识以及输出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提取就是最合适的。在提取关键词的过程中,我们是思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分析比较知识点,逐渐理顺关系,最终做到对知识的掌握并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