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柏林旅游前下载了一些电影,但是路上只看了一些比较轻松的电影。旅行结束回来了,偶然发现下载好的《罪途》三部曲还没有观看,每集一个小时左右,便点开了第一集。
故事发生在一个密闭的空间 —— 一节卧铺车厢,电影开始不久便出现了死者,整体感觉比较偏悬疑,顿时吸引了我看下去。
因为最近有跟好友一起玩剧本杀,也就是每个人拿到自己所选角色的剧本,进行角色扮演,聊天陈述案情和最终推理凶手。所以这类国产片是很对我的胃口的。
看完三集之后我对几处情节印象深刻,感触颇多,所以想记录下自己的观后感。
1 韩家斌的忏悔与救赎
年少的韩家斌在校园暴力面前选择了屈服,并且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被霸凌者,选择了加入了施暴一方,欺负更弱的女同学——徐囡囡。老赵是死者,也是性侵校园少女的畜生。少年韩家斌目睹了老赵性侵徐囡囡的过程,竟然在之后居然在欺负徐囡囡的时候想做和老赵同样的事。
韩家斌这个角色是个非常矛盾的个体,自己本来可能成为被欺负的对象,但是迫于恐惧,选择成为了欺凌更弱者的霸凌者。看到欺凌侮辱,竟然产生了同样的恶意的念头,并且真的伸手去撕扯了徐囡囡的衣服。徐囡囡死后,他选择了读犯罪心理学,因为他想了解他欺凌侮辱徐囡囡的那一刻,自己在想什么,她又在想什么。
作为观影者,可能我们可以直接给徐家斌下定义,胆小怯懦,人面兽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强者的欺凌与威胁,我们是忍受,反抗或者是像他一样让自己成为大多数霸凌者中的一员呢?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与选择。至于他看到老赵的兽行之后,没有选择举报或者求助,而是想仿效其暴行。这里是我觉得这个故事精彩的亮点之一,“人之初,性本恶”。韩家斌当年是少年时期,本来就是性萌动时期,加之长期处于一种畸形的生存法则中——不让自己受欺负,就得随大众去欺负更弱的,所以日渐产生这种扭曲的人性。最终,救赎无果,只能忏悔余生。
2 周新雪的爱与恨
周新雪,在校期间被老赵性侵长达三年。面对欺凌,她选择了隐忍,因为害怕告诉家长之后,在学校没有生存空间,被更多同学欺负。徐囡囡是其好友,在她沮丧的时候,给她带去了温暖,细心帮她扎了一个马尾。当周新雪走进老赵的屋里时,老赵恶心地说希望她以后每次来都扎马尾来满足自己的变态的性欲。而在周新雪这个可怜也可恨的少女却在心理上把自己强行分成两个人格,一个是扎着马尾去受虐的自己,一个是正常上学的自己,以此来麻痹自己,减少自己的耻辱感和伤痛。甚至在后期心态也开始扭曲了,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有另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去“陪”老赵,自己就能彻底摆脱老赵的魔爪,彻底逃离噩梦。最终,周新雪亲手把自己的好朋友送到了恶魔手里。这个行为其实是导致徐囡囡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周新雪是无法忘怀这段黑历史的,所以去了夜店工作,用酒精和毒品麻痹自己。最终,在戒毒所戒毒的时期,碰到了生命中的极其稀有珍贵的一抹暖色——戒毒所的护工,也是徐囡囡的生母。也许是徐囡囡母亲秋红对女儿的愧疚,所以把爱给了眼前这个和女儿年纪相仿的可怜的女孩身上。所以在我的理解中,秋红对周新雪的爱越深,周新雪的愧疚与自责就有多深。
周新雪珍爱生命中真心对自己好的秋红 ,但在自己和好友之间,更爱自己。
周新雪恨对自己施暴的老赵,最后在了解秋红的复仇计划时,选择了成为帮凶,杀了老赵。但是我想她更恨的是十年前那个自己,那个稚嫩,怯懦,心态崩塌的自己。
3 徐囡囡的挣扎与希望
徐囡囡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和死者之一。徐囡囡的父母离异了,法院原本把她判给了母亲这边,可惜母亲秋红没有钱,也就没有独自抚养她的能力,无奈把徐囡囡留给了其父亲。之后秋红外出打工,拼命赚钱,寄钱给家里,希望以此弥补对女儿的愧疚。哪里想到,寄回家的钱都落在前夫手里,并且前夫彻底不工作,靠着她养活,成天酗酒。这种不幸的家庭环境也导致了徐囡囡在学校被霸凌,也没法跟父母诉说自己经历的侮辱和苦痛。也许是编剧赋予徐囡囡这个角色的性格,徐囡囡面对欺凌,一直是反抗,挣扎和怀着战胜命运的美好希望的。面对同学的霸凌,她怒吼“你们这样每天欺负我有意思是吧?你们这样欺负我很开心是吧?”;面对老赵的兽行,她也大喊挣扎,可惜太弱小了;面对自己的好友周新雪,憧憬地说,终有一天会摆脱他们,去找自己的妈妈。奈何命运无常,这个最有可能战胜自己痛苦的过去的女孩,带着满身伤痕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死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最终法医鉴定的药物过敏,她真正死于欺凌侮辱,死于冷漠背叛,死于当时那个观念畸形,人性扭曲的环境。
这部作品,是一部很好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一部不错的推理悬疑作品。看完之后,我也联想到了一些其他的相关作品。韩国的电影《我们的世界》,讲的是小学生被同学排挤,冷暴力的故事,整个故事没有大起大落,非常贴近生活,但是非常让人深思,小孩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纯真,那么简单。在我看这个作品之前是没有这样的思考的。另一部电影则是去年的佳作,中国版的《熔炉》——《嘉年华》,讲的是未成年少女被性侵的故事,没有像韩国那样正面描述暴虐的行径和被害者的惨状,却从侧面凸显了现实的黑暗。还有一部文学作品,台湾作家根据自身经历写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讲的是一个少女被楼下高中老师诱奸后,“爱”上伤害自己的老师。这种爱,我觉得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导致的,房思琪见过这个老师的妻女,她知道这种关系是不正常的,她也因此深陷痛苦,为了合理化这种关系,强迫自己去爱上这个犯罪者。现实中的作者精神也崩溃了,写完这本书,选择了上吊自杀。最终,她没有战胜命运。
这几部作品的主题是未成年人遭受霸凌和性侵,非常有现实意义,希望社会能尽力保护每个未成年人,严惩那些衣冠禽兽,父母能多关心陪伴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性教育也非常必要,未成年人首先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如果未成年人不幸遭受欺辱,也不应该担心受到周围环境的诽谤和二次伤害,从而害怕报警,选择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