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个命题时,我第一反应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回答另外两个问题:一,怎么样才叫成功?二,要多努力才算努力?
在我的生活中,既有努力很久却没什么成果的人,也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躺赢的人。
第一类人里,有一位无论干什么都热情满满,非常肯拼的姑娘:青春期的时候,她天马行空,想当编剧,写了无数本日记,报了各种写作班,如愿考入了上戏的戏文专业;大学期间接触到音视频制作,四年都抱着电脑思考怎么做出逼真的音效,毕业后还去了美国读研专门学后期;在美国亲身参与过影视剧的制作,她发现想把自己的作品创意化为现实,需要一个好的制片人,于是回国一头栽进了影视版权开发公司,从头学起,任劳任怨;而这期间,她谈过数段恋爱,每一段都是全身心地投入。
她在这所有事情上付出的时间、精力、心血、金钱,都不可谓不多,但结果是什么呢?
从写手转为后期,她渐渐荒废了写作的技能,后来某平台找她写剧本,她连前期的素材积累都做不好;从后期又转为制片,她浪费了之前攒下的经验、履历和团队,进入新领域后一时适应不良,得了躁郁症,多年未愈;恋爱时,她专一痴情,体贴至极,却也患得患失,爱得卑微,每个恋人最后都离开了她。
如果说成功分阶段,那么在每一个获得录用通知或者确立恋爱关系的瞬间,她都是成功的。可在那之后,无论她有多努力,结果都会走向失败。
如果说成功就是名利权贵,从业内名望、薪资水平、江湖地位、生活品质来看,她就是众多打工族当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搬砖人,只能用庸庸碌碌来形容。
在我看来,造成她失败的原因,在于她的选择太多,而她过于善变,最后变成狗熊掰棒子,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几头不靠,唯有失意。
我有时忍不住想,如果她不是出身富贵,想干吗就有条件干吗,而是极度贫困,想改变命运只能通过考学和工作,她会不会拼了命地学习,在自己能学好的那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
那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公式想要成立,得确保努力的通道足够单一。或许,真的只有别无选择了,才能激发出最大程度的努力。
也或许这种“别无选择”,不一定非得是被迫接受外部刺激,更应该是主观上的内部驱动。如果她真的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在努力的过程中被焦虑和迷茫左右,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成功”想要去尝试。
通过努力取得成功需要条件,那么,不努力就成功的例子,又有什么条件呢?
我有一个网友,也是家境殷实,颇有才气,英国某名校毕业,回国一年,成天在家抠脚,问她有什么职业规划,她只说“看心情”,反正不愁吃穿,兴趣广泛,想玩什么都行。实际上她在某个小众圈子里,也确实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大大“,这两年还有无数互联网公司来挖角,她最近才挑了一个看得最顺眼的加入,月薪五千,在她家那个三线城市已经非常够用,还另获特批在家办公陪妈妈。
这样的人生,简直任性。那再回到上面说的成功标准:分阶段,人家该念的书念了,该有的工作也有了,养得起自己,家里也能照顾好,几乎什么也不缺;若说名利权贵,她天生家世就占了几分,后天凭着天分,又增了几分,小日子过得气定神闲,兴味盎然。
所以,抛开运气这种不可捉摸的因素,努力和成功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的答案是……没有联系。
再努力,方向错了,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步错,步步错。
不努力,只要生在世俗成功的起跑线上,只要自己不作死,日子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其实若只讨论这道命题,答案也就止步于此了。可若要讨论我内心的倾向,我还是会说,不管成不成功,人都要努力。
这个信念,来源于我初入职场的一段真实遭遇。
有段时间,我正处在升职考核期当中,工作量爆满,连续一个季度无休,每天从睁眼到闭眼全是工作,有时甚至连着两三天连闭眼的时间都没有,困得脑仁发麻,生无可恋。
当时我还在跟进一个重要项目,新上任的男经理被派来负责我的考核,同时监管项目进度。起初一切公事公办,后来我累到情绪崩溃,这位男士开始对我嘘寒问暖。他长我十几岁,我看他亲切,叫他大哥,谁知有一天,他竟对我动手动脚!我惊慌至极,严正拒绝警告过两次,他依旧不改。
这是典型的职场性骚扰,我毫无应对经验,取证困难,再加上该男是我顶头上司请来的人,张扬出去有损公司名誉,我只好暂时哑忍。那阵子我精神压力极大,身心俱疲。
后来我为了自保,观察和打听了一些信息,推断出:这恐怕是他的惯用伎俩,专门对付我这种涉世未深,不太设防的姑娘,攻心为上,以性制人——性耻感,是奴役女性的绝佳手段。(我每每回想起来都怀疑他是不是偷偷学过PUA)
而他这么做,就是冲着那个项目。
他人到中年,在外举债,家有病母,老婆不事生产,还打算要孩子,生活四面楚歌,极度缺钱。他想将这个项目揽到自己身上,一旦事成,不但有钱赚,还能在新老板面前证明自己,进一步提升待遇。
我本来很纳闷:只要好好做事,升职加薪是早晚的事,为什么要走这种歪门邪道?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阵子,发现他谈业务其实全凭一张嘴,肚里没真货。这更让人吃惊了:一个堂堂经理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坐到这个层级,居然是个草包?
这又是一个不努力而成功的例子,可是,一点也不让人振奋。
他的成功是偷来的,他自己很清楚。一个没有专业技能的人,是没有立足之本的,所以他才想尽办法来掩饰这个致命缺陷。
我不得不说,他能想到这种办法,以他的资质,也算努力了。可想了半天只能想到这种办法,是不是也说明,他的前半生太不努力了?
我非常无厘头地想起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他的伤悲,不仅在于身无长物,加速了中年危机,更在于那些本可以用努力换来的东西,如今只能舍弃掉人性中高贵向善的一面作为抵押。
所以我想,不努力,不一定能不能成功,但八成不会有太过正面的影响。因为不努力就意味着更大概率的好逸恶劳,当你浪费掉从努力中汲取知识和能力的时间,你也就错失了从努力的过程中发掘到的大把机遇,从而也就丢掉了让自己手握更多筹码,一步一步进阶得更为从容、体面的可能。
成功,说到底是一个唯心的东西,你觉得自己成,那就是成。可什么能让你觉得自己能成呢?大概还是得看努力吧,毕竟努力,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我绝对不要像这个男人一样,人生刚走到中段,就已经丢盔弃甲,连底线都不顾了。哪怕不为了功成名就,只为了抵抗生活水滴石穿的暴击,也还是要努力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