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难学之一,便是那些相类似的地理名词,既然类似,那么其意义也自然不一样。因此,高三甚至整个高中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很多事都是在理解和区分这这些类似但根本不同的地理名词、概念。
其实,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获取到的地理信息,并学会迁移运用,去解释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是针对高考而言,目前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生素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从目前信息繁杂的社会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运用,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地理问题。
三、风化与风蚀
什么是风化?
你跟“社会风化”这个词取名字一样就算了,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理解成被风吹化?
结果你告诉我风对风化影响不大?
纳尼!
人家风蚀就是风造成的,
你凭啥取这个名字来骗人!
弄啥嘞!
四、亚热带和副热带
可以这么叫吗?
亚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常绿阔叶林?
度娘告诉我:亚热带也称副热带,
纬度在23.5-40°
据《亚热带、副热带词名溯源及其意义区别》一文
两词均翻译自“ subtropical zone”
植被学家、林学家、土壤学家爱用“亚热带”译名,
气象学家多用“副热带”译名。
你们就不能统一下口径再来告诉我们吗?
同样的还有亚寒带和副极地!
五、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
湘教版:城市郊区化又可称为逆城市化。
但郊区城市化又不是逆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
有病吗?
同样五个字换个顺序意思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