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孤独
据说文青的标准之一是从小众不从大众。这让我等资深文青情何以堪。一直以来,我都有搜集冷门的好东西的恶习。经常在世界文学中,辛苦寻觅优秀的冷门人选。本来《哈扎尔辞典》是提升人品的神器,结果又被炒起来了。这是要让文青无路可走的节奏吗?所幸,我找到了理查德·耶茨。
这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失败者。1926年耶茨出生在纽约,三岁父母离异,大萧条时代艰难度日,母亲酗酒。他经历过战争,得了肺结核;作品写了很多,但发表很难,做过写作枪手、作家创作班教师、编剧,统统失败;1959年离婚,女儿归了妻子,他孤单一人很多年,几度进过精神病院。酗酒、抽烟、疾病、贫穷、潦倒、精神病、婚姻失败、怀才不遇,生前未曾大红大紫,死后迅速被人遗忘。完败的人生,成为他写作的源泉。
耶茨似乎属于那种受人尊敬而又悲哀的作家。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后来又被拍成电影。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他还有一大批作家粉丝,比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
耶茨所有的小说都围绕一个主题:失败与孤独。《十一种孤独》里,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曼哈顿办公楼被炒的白领、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理想主义者、新转学没有朋友的学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等等。《恋爱中的骗子》也基本属于同一个路数,失败的艺术家、单身母亲、脆弱的婚姻和情事。《复活节游行》开头第一句话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格兰姆斯家的两姐妹都不会得到幸福。”在耶茨的小说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失败的,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
这么悲催的情怀,也许就是他不红的原因之一。虽然孤独是永恒的,但人们向往的还是短暂的欢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是努力奋斗最终成功的英雄传奇,不是努力奋斗最终失败的人间悲剧;是“你一定要幸福”的励志,不是“人都是孤独的”的真理。生活如此悲伤,又何必要在小说里寻找。不走群众路线,写得再好,也是小众的。
另一个不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的写作手法。哈罗德•布鲁姆把现代短篇小说分为两大敌对传统---契诃夫-海明威模式与卡夫卡-博尔赫斯模式。耶茨无疑是契诃夫-海明威这一阵营的。他叙事简洁,刻画精准,朴实无华。放在上个世纪,他就是美国的契诃夫。但不幸的是,他降临于20世纪。192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意识流现代派风头正盛。即使是现实主义,时代也在进步。耶茨的写作风格跟其他《纽约客》的作家如怀特、塞林格、约翰麦克纳尔蒂等有很大的差别,后者总是淡淡的语气,时不时带着调侃的刻薄和冷幽默,即使表达亲切、留恋之情也带有纽约式的都市化的疏离,而耶茨的文字书写和情感表达上则要真诚和实在的多,这种真诚和实在可能被有些人视为笨拙甚至缺少才华。
既不会迎合群众,也赶不上时代的趟,耶茨叫好不叫座,他的书精装本销量没有一本超过12000册。在世时被忽视,去世后被遗忘,孤独是他的宿命。
失败究竟是一种命运还是一种选择?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既然“加拿大的契诃夫”门罗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了,我想耶茨也可以用生不逢时来安慰自己。而资深文青慢慢人到中年,从“红烛昏罗帐”到“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读读理查德·耶茨的失败与孤独,想想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还是喜欢去拆穿。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