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艳萍
编辑:艳萍 杨荷
非暴力沟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每时每刻我们都能辨认出选择,每时每刻的行为都是我们选择的。而且,我们所做的每项选择都是为了一个需要而服务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在我们内在运作的方式。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这一长段话的重点就是一个词——选择。非暴力沟通的一个主张就是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选择权的,选择权其实就是在满足我们自主的需要。人们之所以焦虑,之所以痛苦,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觉得没得选择。当我认为我没有选择的时候,我当然痛苦,当然焦虑,当然觉得没有意义。每一个人活着都想为自己负责,可是很多时候别人剥夺了你为自己负责的权利,慢慢的,你就会产生出很多自责、内疚这样的一些情绪出来。
现在在中小学的这个阶段,抑郁症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以前只有百分之十几,后来到百分之二十几,现在基本上都快到百分之三十了,你说多么可怕,咱们十个孩子当中就有将近三个孩子是有抑郁症!那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是怎样的一个思维模式让他会抑郁呢?一般得抑郁症的孩子,首先他很上进,如果说他不上进,他可能不会攻击自己,他摆烂就好了,躺平就好了。第二,他很善良,因为他不愿意攻击别人,他选择了攻击自己。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他觉得我没有选择,我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可是这一条路我走不下去。
我经常举例子,我们从武汉到北京有多少种走法。好多人会告诉我飞机、高铁、火车,可能有很多人忘记了,除了这几种我们认为快速的交通工具之外,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到北京。比如走路可不可以?骑自行车可不可以?骑摩托车可不可以?骑一段儿走一段儿可不可以?我们之前专门做过这个游戏,大家想到了200多种方法。如果说我们知道有这么多种方法,像年前的冻雨,高铁停了,飞机也停了,我们会不会说我这辈子也到不了北京了?
之所以孩子现在发生这样的情况,就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你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活出你生命的精彩。如果不断的有人告诉他说,你只有好好学习,你将来才能有一份好工作,你才能活的好。如果你家有孩子,你自己先从这个没有选择的地方跳出来看一看,你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你先放下这个焦虑的时候,你慢慢的再让你孩子看一看,让他思考一下,他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可能就会改善他的情况。所以,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的孩子,也要请你告诉他们的家长,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选择。
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我们选择的,我们选择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我们的需要服务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我们不理解我们的孩子,不理解我们的另一半,不理解我们的父母,对吧?因为你跟他的需要不一样,因为你跟他的经历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现在焦虑的时候害怕孩子将来没饭吃,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像我们的父母更是这样,他们生活在一个战争的年代,一个饥荒的年代,那他们的需要就是吃饱穿暖。而现在的孩子他从来没有经历过饥饿,从来没有经历过穿着补丁的衣服,你跟他去讲他没有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他压根儿不知道那啥意思,他还觉得挺好玩。
我记得我家先生跟我儿子说,你看你现在多舒服,爸爸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天天都要去地里放牛。我儿子说那挺好呀,你给我买个牛我也去放。我们是不是哭笑不得。孩子他没有经历过,他真的觉得放牛很好玩,他只看到了好玩的一面,放牛时被蚊子咬,天又热,这些他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都是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体验?因为光听讲道理是没有感觉的,没有体验感,那孩子也一样,他体验过了他就知道了。所以我们暑期的时候,到时候也准备一些让孩子下地劳动这样的一些活动,让孩子体验过了,才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他现在觉得那米饭不是几块钱就可以买来的吗?真的是这样吗?
那我们如何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他是有选择的,在于对待每一件小事情,我们对他的尊重,我们对他的选择的支持。比如孩子补课、睡觉、吃饭,我们总是说我为了你好,你这样做不健康来控制他。那这个时候,孩子特别反感。前两天我听武志红的一个视频,我觉得特别逗,曾庆峰说,我其实也喜欢泡脚,但是我妈每天给我打电话让我泡脚,我就不想泡了,除了她给我买我想要吃的用的东西,任何其它让我做的事情,她让我做啥我就不想做啥。因为如果我做了,就相当于我在听她的话,就相当于感觉她又在控制我。
所以我们家长是不是也跟这个曾庆峰的妈妈一样呢?什么事情都想告诉他,好像他啥都不知道。其实就是来满足我们自己的一种需要,可能是价值感,可能是安全感,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放手让孩子做他自己。如果孩子有了抑郁倾向,我们一定要让他跟你一起去帮助别人,我经常说做义工可以治疗抑郁症,这是治疗抑郁症的最好的方式,而且是没有反弹的。因为在做义工的过程当中,第一他付出的时候感到了自己的价值;第二,他收到别人的感谢的时候,他会特别的愉悦。大家记住一句话,心情愉悦打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