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双减的一些文字解读了一下后,又看到了这个。
记得某晚睡前室友也聊起,说知道有能量的同学已经转去隔壁区了,我还笑她当初想请豆姐老爸帮忙弄隔壁区,你不要,说借读不被人家老师重视,要在“明媒正娶”的学校自己折腾,这会儿又眼羡别人了吗?她否认,只是说告诉我一下有这些事儿。
我们活得简单,一切都是顺着政策顺着运气去走,没有能力没有能量去改变什么轨迹。当然,有机会谁不想沾资源的光,说不想那我肯定虚伪,只是不去人为刻意追求,搞得面目可憎。
Zc初衷都是好的,到了下面就变味儿了。
双减,说是让剧场里站在凳子上的都坐下,并且让人都不再去想站凳子上,过程比较难,也许还是血淋淋的。不管是讲台上的讲台下的、校园里的校园外的,都在暗戳戳想要在这个过程里再挤一条缝隙出来。
如果没有那个名校校长娃也去沾政策的光,那借读是不是对异地就业的人群的子女本来应该是个好事儿呐?只是这个过程里变味儿了,变成了资源的更加扑朔迷离的潜规则不断。
我不懂这些东西,也不想懂。老老实实做人就够了。
前儿我又迟到,蓓主她们说我都成了迟到专业户了。
平时可能我读录东西摸鱼,那天是真被耽误。
娃爸说小区有车堵了,让看看手机APP能不能一键挪车。谁让我是挂名的车主呐,又把手机摸索半天,以为搞定了,少上小半截课,也就罢了。
可近一个小时后回小区才到楼外,就看到一撮儿人堆,黑乎乎中应该是警察,然后拐个弯就看见老妈还有娃爸,那架势……难道警察他们招来的?我也没打算停下来问,后来果然被猜中了。
突然庆幸自己回来的晚。怂人怂蛋,我是见不得有什么冲突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人身上,真的,可能是长期中立状态看多了,总是没事发生最好,遇上什么有时候良心上会帮理不帮亲,这种情理混乱的场合,避之不及。
即便那车停得不是地方,估计我在场不会与别人吵架,天生没有吵架的气势,有缩头乌龟的潜质。
但是也不愿意甩锅,昨儿摊上事儿,我虽是左右纠结,也如实陈述,但是总有如果对我有利的加强语气,就会给别人代去很大麻烦的愧疚心理,始终惴惴不安。
虾米也聊起,说别人说她啥不图的帮忙的话,那八成就是个傻子。但是我们心里原原本本就是只是单纯的帮忙或是处朋友,简简单单不行吗?非要尔虞我诈利益最大化的那些东西存在吗?
我们俩都说自己不适应这个社会,尤其是我,还想靠帮别人“吵赢架”而挣钱,大概还没说话就气短了,说按时间收费不浪费生命,真要拉得下脸拿得下意,早就不可能活成这样儿穷了,可惜想变成为富不仁的自己,做不到啊。
性格使然。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