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在《儿时不竞争 长大才胜出》文章里写到一句话: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
读到这句话心中涌出许多思绪,这是尹建莉老师多年实际凝炼出来的教育理念,这句话一语中的说出:家长需要放下外在的关注,走进孩子的世界。
对于如何向内发展,在陪伴warmth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孩子越是专注越是向内积蓄能量。
前几天一位宝妈谈到自己的一点困惑:如果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她在家里教孩子学习数学时,孩子老师分神,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才提出一个问题,孩子忽然问刚才说什么?
呵呵,我笑着说那是因为妈妈的方式方法没有吸引到孩子注意。宝妈忽然明白,要多研究方式方法。
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但是也很头疼为什么孩子总是走神呢?
如果经常留意,在身边会不经意的发现孩子其实天生就是一个高度专注的能手。
比如:观察一个两岁多的小宝宝扣扣子。小宝宝低着头,一只胖胖的小手努力抓住一颗纽扣,另一只小手努力握着一个纽扣洞,然后使劲把小纽扣穿过纽扣洞。一不小心,纽扣从手指间滑落下来,小宝宝又急忙抓住纽扣再次尝试。一次、两次、三次,经过努力,小宝宝终于成功扣上一颗纽扣。
他抬起头长长的深呼吸,放松一下脖子,放松一下小手,小脸露出喜悦的表情,接着又低头继续扣扣子。扣扣子的过程对于两岁多的孩子,真不容易,但是他却能为此专注十几分钟去做这件事。
warmth非常喜欢看书,经常会入迷。吃饭的时候,爸爸叫了好几次,都没有听见孩子回应一句。我不得不提醒爸爸等孩子看完这一章,孩子自己就会过来。
一个孩子在洗手,她把肥皂在手里搓来搓去,又在水龙头下哗哗洗着,看着水从指间流向手腕,关掉开关再打开忘情和水玩起来。这个时候她是非常专注的。如果不打断孩子,她会和水玩很久,直到下一个事情引起她的好奇。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经常见到,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孩子都会高度专注,忘记时间,忘记所处的环境,只投入到那一件事情中。
当孩子在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会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智慧和行动力,让孩子不怕犯错,勇敢尝试。专注为孩子提供了向内积攒能量的机会和延伸。
家长要注意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少用单一地说教方式,少说成人的语言,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故事、绘画等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在平时家长只要观察孩子在专注做一件事情,就尽量不打扰,而是等待或者暂时离开。
二、家长时刻保护孩子向内发展的能力。
当成人放下外在关注的时候,才会静心关注一个孩子向内自我发展的力量。
比如写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能力,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不会写,写的像流水账,不会用形容词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我和warmth交流的时候,对于孩子写的不好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是轻描淡写提议孩子开始写日记。孩子好奇,于是开始尝试。
无论孩子写什么,怎样写,写错了又或者写成流水账,我都通通接受,只是不停鼓励孩子去写。当我在接受的时候,也是在保护孩子去尝试、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因为只有写的过程,孩子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慢慢明白有些词语不能这样用,有些话可以这样写。写得多了,孩子的写作水平也一点点提高 。显然每天写一篇比一学期写几篇或者一周写一篇要强多了。
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保护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少说孩子的缺点,多说引导孩子去做的事情,给孩子指出一个方向,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挖掘潜藏在孩子深处的潜力,去无限延伸这种向内发展自我的可能。
我鼓励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并且尽力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勇敢展示自我。比如:在“有质量的陪伴”公众里发表文章,参加亲子阅读分享活动会等。
创建平台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环境,让孩子们努力尝试突破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三、向内发展让孩子有机会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当一个孩子在向内积累的过程中,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校教育是集体教学,一个班的孩子写着一样的作业,一样的试卷,肯定会评出差距,这无形中就是在和别人比较。好像只有在比较中,家长才知道自己孩子的优劣。
和其他同学比,一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多多努力。但同时也有欠缺,会看不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容易把别人的优点套在自己孩子身上去教育孩子,容易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
当家长引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就开始关注到自己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性格、爱好,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学习时候明白我这样做是比较有效率的,比较快的。我那样做是比较慢的,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在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风格和方法。
往往孩子学不好的时候,不是孩子自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所用的方式方法不合适。在了解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特殊学习风格。
向内发展给了孩子机会去了解自我,制定合适的目标,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成长之路。
尹建莉老师文章里提到“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向内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