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多,儿子还在做作业。
妈妈已经坐书房小床上的被窝里面,手里拿本《余秋雨北大授课》看着。
爸爸也坐床边,手里拿着一只荧光笔,边看着书边在上边勾画着。
妈妈这时看到一段有趣的地方,对着儿子和爸爸说:
“这里说到网络有一个游戏,问小鸡为什么过马路?”
儿子和爸爸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和交通安全有关吗?或者马路对面有鸡妈妈?
没有等爸爸和儿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妈妈接着进行了说明。
“需要网友代替那些过去的思想家去进行个性的回答。”
儿子可能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爸爸却已经清楚了。问到:
“都有哪些思想家?”
妈妈说出第一个:
“柏拉图!”
说完了这个思想家的名字,却不说出网友是如何替柏拉图进行回答的。
儿子看到爸爸妈妈这样子的表现,肯定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或者搞笑的事情,也放下手中的作业,参与了进来。
“妈妈,答案是什么?”
爸爸一看,连忙说:
“等一等,我想想。”
内心就想,难道是和柏拉图的洞穴人的寓言故事有关?或者是他的理想国中的三个阶层有关?或者是和他的绝对理式有关?
儿子见爸爸装模作样的思考半天却没有说出半个字,转向妈妈催促道:
“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啊?”
妈妈笑着说:
“为了寻找更高的善。”
爸爸嘴里嘟囔着:
“更高的善,美好品德的追求不是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吗?”
儿子在旁边也丈二摸不着头脑。
妈妈再接说:
“达尔文会怎么回答呢?”
爸爸想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嘛,肯定和进化有关,于是笑着说:
“为了进化成鸵鸟。”
妈妈一边笑一边说出答案:
“为了寻找进化坐标。”
儿子在一旁听不明白,问到:
“那是什么啊?”
妈妈给儿子解释道:
“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所有的生物都是进化来的。”
儿子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
妈妈笑着继续说:
“下一个是拿破仑。拿破仑!你们都知道这个人。拿破仑会怎么回答?”
爸爸心想,拿破仑也是思想家吗,他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吗?
这次爸爸就没有自告奋勇的想要去尝试挑战下了。
儿子在一旁回答到:
“为了占领更多的领地?”
妈妈不慌不忙的说:
“拿破仑不是有一句名言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爸爸和儿子都抢着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妈妈一笑,说:
“拿破仑的回答是:不想过马路的小鸡不是好鸡!”
答案一出来,儿子一阵大笑。爸爸也觉得真是够脑筋急转弯的哦,也一起笑。
儿子大声的笑着喊:
“继续继续!”
妈妈看着书,一边笑一边说:
“下一个是孔子。”
这下爸爸来劲了,连忙说:
“等等,这个让我们想想。”
刚刚三个人还一起讨论了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哪一个,儿子也在陈教授的私塾课上了解过“奔走救世的儒家”的内容,应该可以挑战下。
爸爸嘴里一边犹犹豫豫的说着儒家的思想相关内容,一边看着妈妈的表情,想着从妈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向是否正确。
“孔子的尊尊卑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难道是过马路是为了符合礼制?”
妈妈估计看爸爸和答案差距比较远,就直接的说出了答案:
“孔子回答说:不知人,焉知鸡?”
爸爸感觉这句话好熟悉,肯定是论语中的出名语句。但是就是想不出是哪一句来。
儿子不知所以然,妈妈好像也很茫然。爸爸一旁手机一百度得出了来源说到:
“孔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原来是由这句话改编过来的。”
妈妈接着说:
“还有一个思想家是庄子,庄子是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他会直接说:那只鸡好快乐啊!”
爸爸一听,说到:
“这个可能是庄子和惠子的鱼之乐的辩论中得来的。”
儿子看着爸爸妈妈聊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从妈妈手上拿过书去,要自己看。
“我看看还有什么有趣的没有。”
妈妈说:
“没有了。”
儿子仔细看了书上的内容后,把书还给妈妈,然后说到: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有的士兵他就是不想当将军,他就只想当一名小兵。也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坏士兵。”
爸爸和妈妈听儿子这样说,于是认真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爸爸说:
“有的士兵就是可以认真的当自己的小兵就可以了,也可以是一名好士兵。拿破仑的话只是代表他自己的观点。”
妈妈也支持道:
“对的,拿破仑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小兵也可以有小兵自己的观点,不能说哪一个人的观点就是绝对的对与错。”
儿子听完,想了想后又开始做自己的作业。
妈妈也继续看书。
爸爸也又不时的在自己手中的书上勾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