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1岁了,还是周岁。虽然自己一直感觉长不大的样子,可我确实是41岁了,整整的岁数,前几天刚过了生日。
我41岁了,有点后怕。41年,一万五千多天了(到今天),我干了些什么呢?我现在就来回想一下:
1,小时候
这个小时候是我没上学的时候。这个时间应该是人生记忆最少、玩乐最多的时候。
1~3岁,我根本就有记忆力,想想那时的我应该是腻在妈妈怀抱里的孩子(弟弟小我三岁),他没出生以前我是最小的孩子啊!我兄妹五个,我是老四。哥哥姐姐肯定都让着我,因为我小时候气短,妈妈说那时我住过一次院,说是肺炎。我一哭就爱断气(哈哈,是暂时断气),据说他们都不惹我,不敢惹我,否则我一哭,撅过去了,他们就得挨批。
4~7岁,我应该是玩的最嗨的时候吧,因为那时的我们不用上幼儿园,天大地大都是我们的乐园。那时的农村和我这般年龄的孩子也多,玩伴也就特别多。
父母忙着为那么多的孩子挣饭吃,根本无暇顾及我们。到饭点了,清一下够数吧,不够再去村子里吆喝一番,看孩子在谁家玩了或在谁家吃饭了?据他们说,我老爱在别人家蹭饭吃,我表示不大相信。可听着他们言之凿凿的样子我又不得不信。难道我是个爱蹭饭吃的孩子?是不是现在的不爱做饭和那时的蹭饭吃有关?
那时的我们也不用家长看着、跟着。有时大的领着小的,大的玩嗨了,哪顾得上管小的啊!不过那时也没有人贩子的,孩子们在村里村外可以无所禁忌的玩耍。除了家长叮嘱别到井边、池塘边、沟沿上玩水之外,其他他们也不去管,任凭我们的衣服和身上脏、乱、破。
就有那么一次,我和同伴差点走丢了,害得父母担心了一场。当时我们俩分别跟着父母去河堤边,他们在地里干活,我们俩沿着河堤玩耍,也不知道谁提议的,沿着河堤走就能走到集市上去。就这样也玩也走的,也没有人叫我们,河堤上的树林里、草地上总有蝴蝶、蚂蚱吸引着我们去追逐……到最后我们走累了、玩够了,一看不是我们熟悉的地盘了,吓哭了。我们只知道只要沿着河堤往回走就行。等到父母要回家了,找不到孩子了,他们以为我们回家了,到家了做好饭找我们吃饭,才知道俩孩子找不到人了。这才着慌了。
于是两家大小齐出动去找我们,有人说看我们俩在河堤边玩呢,他们沿着河堤一边找一边叫我们的名字。我们正哭着往回走呢,听到喊我们的名字了,我们哇哇的哭起来,据他们回忆说我们俩当时哭的鼻子眼泪的,邋遢极了……现在想想感觉多可怕啊,如果现在的孩子走丢了,还找的回来吗?
这个年龄段的我,好像有很多糗事。记得家里新买了收音机(那时叫戏匣子),我看着大人在摆弄,心里感到好奇。但是由于是新添的家什,父母告诫我们不要乱动,可是我就奇怪啊?它那里面怎么就能出来各种声音呢?我在人多的时候看着他们怎么摆弄,暗暗记在心里。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悄悄地爬到椅子上,拧一下拧不动了,再拧一下,“啪”一下打开了放在柜子上的收音机的开关,那里面传出的“大”声音,吓得我“哇”一声哭起来。就那么拧几下,我把声音调到了最大,一出声,吓坏我了……这么一件小事 ,他们足足说了我这么多年呢!
2,上学时候
这个时间段有点长,大概从8岁到20岁参加工作。
8~13岁,5年小学。我是在自己村里念得小学,我们村东有个老教堂,说它老,它还真不是一般的老呢!据说在抗日战争年代就修建起来了,是一个德国教堂,是用老青砖建成的三层洋楼。只是现在的它因年久失修,已经步满青苔和白卟。但是在我们小时候这个中间的教堂是老师的办公室,周围是校舍。紧邻教堂的后边有一个大槐树,槐树上拴着一口大钟。就是这个大钟,我们听着它的铃声上下课,村里的老少听着它的声音回家给上学的孩子做饭。
这五年的时间,我是快乐无忧的!我总是在班里考第一第二的,拿回一张张奖状和小奖品,让父母开心。父母没别的奢望,就觉得我们考好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答。
那时的我们,放学也没有那么多的作业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记得那时上小学的我们能帮着父母干好多活呢!拾棉花、割草、放羊、剥玉米、上肥料……好像所有的农活我们都经历过呢!
一般放了学,从家里拿个馒头,抹一点自家做的酱,边吃边背着框去地里割草了,不然就是牵着羊去放羊。那时的我们不用上各种辅导班 ,也不用为写作业发愁。我们最大的娱乐场在田地里,抓蜻蜓、扑蝴蝶,就连辛勤的蜜蜂我们都敢招惹,把那些肚子大的工蜂(说是蜂王)逮来挤蜜吃……
13~17岁:无忧无虑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小学上完就要去离家三四里地的中学读书了。我中学读了四年,当然不是因为五、四学制,而是我们那时要一心一意考中专。分数高的提拔到高中,分数适中的才去中专。第一年中考,控制分数失误,没考上中专,复读一年才考上了能转出户口去的中专。
转出农村户口去才意味着以后是非农业户口了,是城里人了。时过境迁,没想到当初我们那么奋力拼的城市户口现在还不如农村户口吃香呢!而当时多少学子为了挤这个中专的门槛,一遍遍的复读,不是考超了,就是考少了。
17~21岁,四年中专。唉,怎么又四年中专了,不是三年吗?赶巧了,我们那个专业就是四年学制,这就让我的青春岁月在学校里多待了一年。
那时的我们,初出远门,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第一次坐客车去远方,第一次在大城市里穿梭,第一次去大澡堂洗澡,第一次喝啤酒、吃拉面……说出来不怕别人笑话,我在那里待了四年,对方向感一塌糊涂的我,竟然没辨清东西南北,只知道出了校门往哪里走,但方向,恕我不明。
混了四年中专,之所以说“混”,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是调剂的。庆幸的是不管专业还是基础课,竟然全过,没挂科。这在我们班里可是位数不多的没挂科的好学生。
21岁~29岁 三十而立之前
21岁,我毕业了。本想着毕业以后就能吃上铁饭碗,混上公家饭了,没想到等我们毕业时,工作需要自己找。
看着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姐妹们都在为工作奔波,她们的父母也一次次找关系、拖后门。再想想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没关系、没后门。心顿时凉了。
父母听着我的抱怨声,也不惜老脸拖了好几层关系才找到一个门路,拿着特产、风尘仆仆的找到了人家。你想啊,就凭那一拐再拐的关系人家还不是满口应承,但又不给出力。再后来预料中的无果。我也就没有了留在大城市的奢望。
我自己在这个城市找了工作,也算城里人了。没想到就是这一份工作,我就一直干了下来……
接下来,谈恋爱、结婚。在这个城市,我和他,一个来自外地的他,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然后就是所有情侣之间应该发生的那些事,恋爱过后,水到渠成结婚。甚至没有考虑过还会不会有更好的,就那么认定了他。至少到现在为止,他没让我后悔,至于他后不后悔,我就不管了。哈哈!
结婚的最初几年,我们俩一起努力。为了自己按揭的房子,我们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着每一份开资。日子就那么简单,除了还房款,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影响我们。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公婆的相继离世,那是在我们刚刚还完房款的那一年,喜悦的气氛还没有散尽,婆婆查出癌症晚期。一向精明而又利索的婆婆一下子被病魔打倒,短短的八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而此后一年半,公公又查出绝症。老公那几年接连遭受打击,一下子萎靡了。他常常借酒浇愁,那种喝了酒后才敢哭一场的痛苦,直到我的母亲过世,我才深深的体会到。那是一种痛入心扉的无奈感、失落感。
好在,29岁的时候,我们添了女儿。她的出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新生命的勃勃生机,更使老公的萎靡不振一扫而光。新的生命,带给了我们一份新的希望!
我总说,女儿是我们家的福星。她来了,我们家一切都好了。
30岁以后
添了女儿,老公的工作也一次一次晋升、变好。而我一直就这样在工作中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还算稳定。和很多普通的女人一样,工作之余,照顾家、照顾女儿。
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换了楼、买了车,好像以前生活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可是没想到母亲的病又让我纠结了五年多。
母亲的病是我33岁以后,最忧心的一件事。她从得病到去世,五年多的时间。这五年,她经历了两次大手术、20多次化疗。家有病人,一家人的心都不消停,我们的心也跟着起伏了五年之久。而这五年,是我感觉最痛苦的五年,每次看着化验指标的高低,我的心跟着或忧或喜。
直到最后,母亲医治无效而去。那种面对最亲的人的痛苦,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只有亲身经历过得人才会懂。那些年,我常常会不自觉的就泪流满面,或者自己蒙被大哭一场,为自己的无奈。
很多时候只有经历过痛,才知道现在的生活应该更加珍惜。
40岁以前的我,就那样的过来了,期间经历的很多也许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没经历过的事情。看着很多的她们,父母还健全。我的心里常常会生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我的公婆、我的母亲却早早的就让我们承受了这些。是他们没福,在我们好日子刚开始时,他们就走了;是我们没福,再也不能享受到他们带给我们的归属感。
现在我四十多岁了,都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又说“人过四十天过午”,这么一想,多可怕!我都过不惑之年了,我都往午后开始走了?
孩子逐渐大了,两边现在只有一个老父亲了,目前看来也没有太大的事情让我操心了。如此一来,总感觉时间一下子空泛了不少,常常感觉无所事事起来。
空闲时间一多,心里那颗文学的种子便蠢蠢欲动起来,其实以前也不是没时间,或者是懒,也或者是没心情。于是在我41岁的年纪,我又给自己定下目标:向着自己的文学梦前行。
或者岁数有点大,但是我看到那个58岁才开始画画的摩西奶奶、看到那个70多岁才开始写作的一个老太太,我感觉比起她们,我还小着呢!哈哈!
40岁以前的我已经过去了,我没法留住;41岁以后的人生我要活的更加精彩,我要一直坚持在我的文学梦里走下去……
相信以后的日子不会是梦,而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