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正如古典所说:“职业发展最底层的推动力是学习,那么怎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学习最有效果?怎么才能学的更好,成长更快呢?“”
答案是:以解决问题拿到结果为导向,规划学习范围。除了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学习材料,学习课程外,还要向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学习,同时学会复盘,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2.概念的更新与思考
在职学习和在校学习所处的人生阶段,思维方式、学习目标、评价标准都不同。在校时以学习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基础,强调搭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认知世界基本常识和规则。以记忆和认知主要手段,以通过考试,考得高分目标。这个阶段应该踏实认真的学习。很多基础和通用能力都是这个阶段搭建的。例如:阅读能力,逻辑思维,书面表达,言语沟通等。历史、数学、英语、物理、生物等,这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审美标准等。一个人最底层的基础。好奇心的培养,探索能力的培养,都是这个阶段奠定的。是基础中的基础。大学阶段,不应该以取得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搭建完整基础的知识框架为核心。
在职学习应该以解决问题拿到结果为目的,快速的补充不足,迭代认知,掌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快节奏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点在于挑选范围--调用知识--解决问题--拿到结果。在职场很多时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视野、认知、快速链接资源、把方案、知识转化成结果的行动能力。
没必要记忆所有的知识点,只要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出来就好。对知识概念理解、信息的整理和储存很重要。对于工具是使用和人脉资源的累积,将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决定成长速度的重要支撑。
要有问题导向意识,开始学习之前要问自己?
a.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b.哪里可能会有答案?认识的人,课程,书,网络资料。有时候直接能获取,很多时候找对人和资料基本能解决问题了。挑战来自于不清楚方向。
c.哪些内容是适合我的?难度适中,能读懂,理解。如果身边有个靠谱的人,那恭喜你有了达到目的的导航仪。如果还没有,就现在开始积累吧。专业杂志,行业期刊,行业大V,行业交流聚会……只要你足够用心,目标足够明确,信息就不会是障碍。
d.有可以操作的工具吗?学习课程和相关资料后,可以形成哪些有用的工具和流程?要有总结,消化学习资料的意识。很多时候,知识学完就放在笔记本里了,收藏信息只会以为掌握了,事实上信息、知识和技能是不同层面的东西。只有把需要的知识变成工具,不断的使用。变成概念,不断的传达给需要的人才算掌握。
721学习法则。这是掌握一门技能精要表达,符合学习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721法则是被证实有效率的学习时间分配原则。1份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更新认知;2份时间用于和同行同事交流,加深概念的认知与理解。7份时间用于实践。根据结果不断的刷新认知,直到熟练掌握一样新的技能。古人早说: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看来这是智慧的结晶。
开放的头脑和敞开的胸怀很重要。学会反思和复盘。善于跟他人学习,发展别人人长处。满招损,谦受益。影响一个人进步向来都是自满和骄傲。当意识到是问题的时候,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最大的问题是不觉得有问题,这是固步自封的标志。这也的人是停止成长的。要自省,要警醒不和他们争辩,也尽量避免和他们长期为伴。
营造氛围很重要,做管理不能面面俱到。营造一种善于学习,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不断取得突破的前提。古典老师分享的《得到》第二次直播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得到团队从开始是生涩,但是十点半全体工作人员没有下班,开始复盘,下周直播时避免了很多坑。三周后,一个直播手册就在内部行程了。未来的竞争节奏日趋激励,没有好的氛围很难胜出。怎么培养团队的学习氛围,营造好的价值取向,是我一直在考虑的。希望能结识到善于做组织发展,团队氛围营造,团队价值观塑造的高手。
最后总结:先划定学习重点再学习,关注跟人学和复盘,以及721法则。从学习的范围、形式和时间分配上来提高效率。成人的学习以解决问题出发来重构学习的每个环节。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习效率不再是学习本身,而是解决问题是效率。因此,重新分配时间,多实践,多沟通,少沉迷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