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成语,比喻的是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其实,如果光从字面意思上看,也可以理解成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
比如,在我们的家乡杜桥镇,那里濒临东海,于是,那块土地上的人们,便对海鲜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一天不吃会想念,三天不吃,简直要害相思病了。
每年的禁渔期,是小镇上的吃货们觉得最难捱的日子。尽管冰鲜也是有的,但那又怎及刚捕捞上来的鱼虾蟹们所带给人们那超级满足的口腹之欲呢?小镇上的人们,因为和大海比邻而居,他们的舌尖,也被大海给惯得刁钻无比了。
等呀等,终于等到了解禁的那一天。于是,人群便如潮水一般,纷纷涌向菜场。尽管,卖海鲜的摊位环境真不咋样,地上又湿又滑,摊前总有水在滴滴答答的流,也难以阻挡那些衣冠楚楚的俊男靓女们勇敢奔赴的决心。
每个摊位前,盆满钵满,或者直接将海鲜倒在水泥板上,任由一波波食客挑选。无需吆喝,只要货足够新鲜,懂吃的人们自会竞相扑上来。
在此,老妈倾心传授了一个小窍门:你看,摊主如果是皮肤黝黑者,多半是渔民自捕自销的。因为,他们常年在海上劳作,日晒雨淋的,皮肤自然就黑了。他们的海产品,没有经过二手商贩之手,自然就更新鲜,更值得放心购买。
经过了小半年的休养生息,如今刚捕捞上来的海货,没有经过冰冻的处理,个个鲜得能让人掉眉毛。
光是虾,就有好多种类,比如红落头、黄吉、鹰爪等等。不能说哪个更好吃,只能说各有各的特点,各花入各眼吧。黄吉的价格偏高,但个头也大,吃在嘴里,又鲜甜又有嚼劲,可谓是虾类中的榜一大哥,也因此被我们青睐,很快收入囊中。
鲳鱼上面的鳞片,在灯光下反射出亮闪闪的光。塔鱼狭长的身子犹如一条大舌头,其貌不扬,但肉质却很细嫩,刺也很方便处理。小梅童是鱼中新贵,黄灿灿的漂亮得很,尽管如今价格也涨得厉害,但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一旦碰到了,购买者也是绝不手软。
相比较来说,水潺的价格就比较亲民,而且因为它通体(包括刺)都是软的,小孩和老人也可放心食用,因此,粉丝也不少。新鲜的水潺,哪怕你翻动它,也不是那么轻易就会碎掉的。
在我看来,开渔季最大的明星,非梭子蟹莫属。“秋风起,蟹脚痒”,这个季节的螃蟹,肥美无比。一掀开盖子,黄色的膏脂,满满的溢出来,一口咬下去,那种满足感,任什么词语都难以形容,只顾食指大动,大快朵颐。
但如何能挑选到肥美的梭子蟹,却是一门学问。且容我在此纸上谈兵一番。我将它总结为四点:一看,看蟹肚脐和蟹壳交界的地方,肥的,那壳会高高的隆起;二照,将螃蟹提起来,对着灯光照一下,两侧的尖角部位,越是不透光的,表明越肥,那可是满藏膏脂的好地方;三捏,捏那两个尖角,假如是空壳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捏碎,故越是捏不进去的,越肥;四掂,用手掂量下,个头差不多大小的螃蟹,自然是分量越重,越有料。
越高级的食材,越不需要太过反复的烹饪手法。比如虾和螃蟹,不用加任何调料,只需一蒸或一煮,便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本真的味道。不过,在品尝的时候,我们都喜欢佐以陈醋。貌似醋是虾蟹的最佳搭档,有了它,更有味。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只要吃饱就令人满足了。而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当下,人们所追求的,则不但是吃饱,更是舌尖上的风起云涌。
都说“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有时间,不妨多去菜场逛逛,那热火朝天的场景,真的是太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