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雨
关键词“丧”
这两天状态不好。
昨天上午明明是要在百度上搜索心理老师布置的小说阅读作业,遇到一篇言情小说,结果不由自主跟着去了,读了一上午的“霸道总裁”。
今天更是全方位进入“丧”的状态。
没写作,没运动,没学习,连早餐都没吃,一个白天全窝在床上——读言情。
(这小说也tm太臭长了!我这样是不是不厚道,哈,)
对自己的失控行为很是沮丧。
想想,读小说的行为,源于上学时期的积习。
那个时候一旦读到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就会不吃不喝,一口气非得读完不可。
现在看来,在这种不自控的行为背后,未尝不是自己在读小说时,能进入学习和做事的最高状态——“心流”。
还有就是和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模式有关。
我每做一件比较费心或费力的事,过后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这样一种状态,类似于飞一段,再停一停。
这应该是能量损耗之后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自我保护。
只不过以前停下之后,经常就不再飞了。现在能够接纳自己的停,休整之后再继续飞。
也是进步。
哈,这样的一个解释,立马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
其实合理化不要紧,它的意义在于,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不好的行为,做到接纳。
关键是合理化之后,是继续“丧下去”,还是修整后再飞,这很重要。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晴
关键词:隐形交流
最近主动添加了几个微信好友,与我之前不愿随便添加陌生微信好友的行为相比,是一个突破。
说是认识,其实也仅限于在微信上偶尔互动一下。
但是对方在群里,朋友圈或者公众号上所展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对我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能做的就是持续关注,在对方需要的点上给予支持,哪怕是一个点赞。
这种交流,我称它为“隐形交流”,其实是关系互动的另一种形式,意义巨大。
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师长们的“身教”和孩子的行为反馈;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姑娘学跳神”
网络等平台上的互动等等,皆类似。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大风
关键词:评论
今天第一次在自己购买的饭团里边了,对老师发布的信息进行了走心的评论。
这种行为一旦开展,很快让我体会到它的妙处,那就是对所看所听所学的东西,进行了变相的深度思考,是一个进一步吸收和消化的过程。
并且华丽丽的中奖了,奖品是一本书。
很惊喜。
由此引发了我的两点思考。
一是“我之前怎么了?”
为什么我对于评论这事儿,之前订阅过的课程,无论是阅读与否,想与不想,我不感冒,自我感觉是“风一样的女子”,现在看来,其实是掉了一个“抽”字。
没意识到这一方法的好处,没有相应的行动,更没有相对比较深的思考力。
二是“我在其他的学习区也可以这样呀!”
于是,第二天的评价就受到老师的打赏,赚了一块钱,这一块钱那个金贵呀,比账户上躺个一百万都来的美妙。
继续,继续!
2017年8月3日星期四 大雨台风
关键词:整理简书
今天把自己的简书内容整理了一下。
说是整理,其实也就是把之前写的文章都收了起来,只留下最近连载和之前零星写过的小说。
整理简书的想法一直都有,包括自己的公众号。总感觉它们就如同小屋一样,一直想归纳整理一下,让各类图文各归各位,把它们打造得整洁温馨。
而且也关乎个人的品牌形象。
作为自己的个人展示平台,这些自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其实就如同一个人的内涵和外表一样,也是需要管理打造的。
简书是我开启输出模式的出发平台。
里面充满了自己这几个月来,跌跌撞撞成长的各种记忆。
从开启公众号的那天起,这里就变成了我的一个后花园,里面的内容简直是百草齐发:专业的,感悟的,玩儿的,生活的。
偶尔有朵小花夹杂其中,也是全然野生的样子,没有那么多精雕细刻。
对它,我现在几乎没有对关注度的需求。就是自己写,发,甚至现在的文章连配图都不给。唉,简书如果有腿,一定会跑来打我的。
虽说在这里如此闲逸自在,未尝不是人间的小确幸,可适度的休整梳理,不光是打造个人品牌形象,更是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
想把简书留作专业之外的自留地,写一点儿天马行空的性情之作,这是我今天对待简书的一个念头,于是着手做了。
好像也还有些不妥,先这么滴吧。
2017年8月4日星期五 阵雨&台风
今天开始正儿八经的写小说。
所谓正经,无非就是开始把它当件正事了,写的时候认真思考它的逻辑结构,人物和情节设置等,甚至认真到做了下思维导图。
相比之前,很不正经。
就是因为不想写专业的文章,可又割舍不下自己的写作爱好,怕把这些天坚持练笔的习惯给荒废了。于是跟内在那个严厉父母讨价还价为写小说。
开头写得那叫一个潇洒啊,简直是闭了眼就能天马行空的涂画。
浪里个浪。
浪的不亦乐乎。
间歇性不靠谱的毛病又犯了。
还好,这一毛病现在的发作频率比较少,持续时间也比较短。
并且我现在总结出来,犯病前夕一般会经历一场比较重大的任务,或者是身体不适等。
总之又康复了,从正经写小说开始。
玩也好,当事儿也好,认真投入去做的,都是一桩美事。
话说,我什么升起想把这部小说一直写下去的念头呢?
2017年8月5日星期六 阴
好朋友从美国回来,一直没得见。上午见天放晴,挂念北九水的瀑布。
电话过去,一拍即合。
和她们娘三儿同逛北九水,于是有了这段时间以来难得的放逐自然的自在休闲。
持续了两三天的大雨刚歇,整个北九水被憋坏了,如同荷尔蒙喷发的青壮年,充盈着一股喷薄欲出的元气。山绿得让人发指,水急的让人惧怕,瀑布更是迫不及待的一泻千里。
美啊好啊,作为地道的青岛人,我很汗颜,第一面基北九水的这个面相,以后要多来,怜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