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努力一次,就会进步一点。本周课前百科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进一步,五个班的孩子已经脱离文字稿,独立完成分享。
曲印东通过提问和板书的方式给同学们分享了空气的组成其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其他为一些稀有气体,之后又讲解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小马同学提问了同学们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夏天的时候,卖冰棒的商家为什么会在冰柜上盖一层棉被?原来盖棉被是为了保温。冰柜具有制冷作用,但如果没有棉被盖着,冰柜中的冷气很快就会受到外界的热空气影响,棉被可以把热空气阻挡在外面,防止能量散失,达到省电效果。
紫涵带来的是关于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她在讲解之前先将自己要问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世界一个人造卫星是哪个国家制造的?地球旋转多少周?多少厘米?多少重量?然后边讲边提问,目标准确,思路清晰。
陶星宇带来的是军装的由来。演讲之前,他有些紧张,真正去分享的时候,却能侃侃而谈,看来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分享时身姿笔直,是同学们要学习的榜样。
林恒带来的是防毒面具的由来。防毒面具是受到野猪的启发而发明的,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和英法联军为了争夺比利时使用了化学毒气,人们发现野猪将鼻子埋在泥土中,躲过了死亡,后来研究发现,野猪的长鼻子拱地,能让泥土颗粒过滤毒气,于是便模拟野猪嘴制作了防毒面具,加入木炭过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方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军队集结的阵地上,施放了180吨氯气,5000名联军官兵当场中毒。而德军学习野猪的做法,把嘴鼻拱进泥土里,松软的土壤颗粒吸附和过滤了毒气,使他们躲过了灾祸。经此役后,蒙受重大损失的英法联军,敦促本国政府尽快制造防毒器具,两国科学家根据泥土能滤毒的原理,选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使空气畅通的木炭,很快设计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猪嘴形状的防毒面具。
澜鑫分享的是多维空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多维空间平行宇宙理论,它表示在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三维宇宙。三维空间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这三个坐标形成的立体空间,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地球,看得见摸得着。除了三维空间之外,移动的还有0维空间到二维空间,还有四维空间。
其他分享的同学们:
百科分享,下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