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册 作者 吴晓波 阅读时间 6天
一百天34本书读书计划,走到今天已经看完第六本书,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上下册。
朋友跟我一块读了这本书,他说这本书写的很平淡啊。也许对我来说《激荡三十年》大受欢迎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平淡两个字。
平淡体现在他的文字风格上,平淡到每一个认识字的人都可以轻松愉快地阅读下去。他就像一部通俗的历史,但写得跌宕起伏,它又像一部优美的散文,令人沉醉。
抛开这本书的内容,他的文字功底是令我敬佩的,这就好像当年明月把明朝的历史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来。很少有人可以把史记读完,但是据说《明朝那些事儿》却在年轻人群中广为传阅。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哥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这样的语句在书中俯拾皆是。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就有这样的灵性。这部作品以时间为基本线索,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描述了一段宏达的企业改改革发展史。每一章的题目就很拉风,每一节的开始都用歌词或者诗歌作为序,这种风格不就像我们写散文的套路吗?
《激荡三十年》多年来蝉联财经书籍畅销书之列,也是中国商学院推荐学生必读的财经类图书,如此受到推崇,这与跟它的文字风格关系密切。
从内容看,《激荡三十年》展现的是中国企业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相杀相爱,休戚与共的的历史。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一部摸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史,那么中国企业的30年的发展史也呈现了同样的瞎子摸象的状态。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且这种方向时而摇摆,而作为这个国家的经济主体,中国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清晰化产权。
由于缺乏有效明确的政策指导,这个转变过程中很多人企业家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或坐牢或逃亡或辉煌一或跌跌入悬崖。他们的命运仅仅因为早一步或者晚一步,就发生了天壤之别。
所有的改革从违法开始。这是本书透露出来的最核心的一句话。
在这本书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他们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们踏在当时法律的红线上,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去与时代搏击。
他们是最早一批中国改革的引领者。然而,在那个时代,他们大多被定性为违法乱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温州八大王事件就是很多温州人命运的写照。如果在今天他们也许是改革的先行者,但是他们出生早了一些。所以,他们是投机倒把者,他们是被批评的对象,他们是全国通缉犯。当然那些幸运的人今天早已经是亿万富翁。
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地方如此贫穷落后,有些地方富裕流油。
不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禀赋,根本的原因是一个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那些敢于冲破体制,对金钱充满渴望的人们,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竭尽全力让自己富裕了起来。
他们或许有原罪,但是在今天,历史已经宽恕了他们。因为今天,主流的思想是改革,就在此刻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发型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他们是改革的先行者,这一刻你才能深刻什么是浙商过去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
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个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失败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很多时候,个体命运与这个时代,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就像书中的马胜利,也许今天他还是全国典范,到处演讲,鲜花掌声不断,而明天他就成了阶下囚,万人唾骂。并不是他犯了多大的过错。他也确实有点自负,但真正的原因是历史的车轮稍稍改变了航向。
这本书有很多令人思考的地方,作者本人就写出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我只是以自己的浅薄阅历,读到了一点皮毛,有机会再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