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本来就是杂家,我没学过新闻,但是文史哲不分家,学哲学我也可以从事新闻工作的嘛!”
大学的徐明,从来未曾想过哲学专业的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直到毕业之后被分配至《安徽日报》。迈入报社、初次接触新闻领域,他却并不感到无措,大学时期积累的丰富知识让他有信心能做好新闻工作,而常常厚着脸皮去“蹭课”让他的专业水平逐渐追上社里的其他人。在他辗转农村、大学教育、经济等报道的过程中,十八般武艺逐渐练就!
从“被分配”到“背负责任与使命”
“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我刚开始是没啥感觉的,被分配也没别的选择,那就干呗!”从一开始的“被分配”那我就做好的初衷到体会到一个新闻记者的重要性,徐明也是在多年的报道中深有感触。谈及在记者生涯中令其难忘的故事,还是那一次跟随温家宝前往安徽视察扶贫工作的经历。
1996年5月麦收之前,当时还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到安徽来看扶贫。作为多次负责陪同报道的徐明自然了解那时候的中央领导来地方视察工作,一般都有当地的官员提前把视察的路线规划打点好,到时按点去跑。但是温家宝却出人意外,他在皖西看扶贫的时候,中途临时要求下车,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洪学智的老家双河镇,一个是霍山的诸佛庵。感慨道:“这个临时下车下对了!”在霍山的诸佛庵,村子里的老百姓在赌博,低矮木桌上摆放着一只只烟。赌不起钱那就只好赌烟,赢一把得一支烟,摆满了一桌子的烟。没有人带领他们去找到致富的门路,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善生活。最后村支书听闻大领导视察匆匆赶来,拽着个裤腿,一支高一支低地进来。他万万没想到,中央书记处书记会到这个不起眼的村子来。“这都是临时下车的,临时下车、下村庄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温家宝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能够工作调研这么深入,当时作为随行记者的我是非常触动的!温家宝尚且如此,那我们呢?那时的我隐约感到记者身上所背负的那种责任,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一种使命!”徐明说,“新闻记者要用事实说话,无愧历史和未来,无愧新闻事业和人民!”
从“指挥部”走向抗洪防汛第一线
2003年淮河发大水,迅速上涨的淮河水位让整个下游地区的人民时刻面临洪水爆发的危机,形势十分严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指挥现场,决定那天晚上夜里要将王家坝开闸,将淮河水引到王家坝的蒙洼行蓄洪区。身为报道记者的徐明,先赶赴省防汛指挥部参会,会议结束都已经快零点了,决定下半夜王家坝要开闸引洪,要新闻记者们晚上跟着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一起去王家坝。
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带齐所需装备,做好防水措施,徐明从合肥出发,将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王家坝已经是五点钟了。披着雨衣,雨水顺着帽檐直直流下,没时间吃饭只垫了些饼干,没时间休息只路上眯了一小会,徐明知道,“我们是在与洪水斗争,更是与时间斗争,早一秒将前线情况传递出去,下游的、全国的人民就多一点安心!”
“走在前线当然不能说说而已,想走在前线,更要能走在前线!要能吃苦受累,不拖队伍后腿,更不负人民所托!”徐明说道,“所以呀,习近平主席这些年讲新闻记者,要善于把握时度效,要在四力上下工夫,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少了一项都是做不好新闻记者的!”
从“生产线”走进“空荡荡的仓库”
有一年,《安徽日报》主办了一个全国党报总编辑会议,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座谈会结束之后,决定一起去当时安徽的明星企业美菱冰箱厂走一圈。范敬宜也进入了工厂里,别人都在厂房里面观看生产线上的那些冰箱零部件组装成一个个冰箱的过程,但他除了看生产线之外,还主动走进了美菱的仓库,大家还好奇范编辑到哪儿去了。
第二天,《经济日报》上发了一篇短新闻《这里的仓库空荡荡》,徐明回忆,“这个角度就是反映一个记者的新闻嗅觉是多么重要!”所有人都去关注冰箱的制造、产量,就只他一人想到从空空的仓库来反映它的销售,“我也没想到,嘿嘿,所以他是范敬宜,我就是徐明!”
在那个属于新闻记者的黄金时代,有的人擅长写评论,有的人擅长写通讯,有的人擅长写消息,有的人擅长写调查报告,不同擅长都是在不同的领域里面下工夫。现在,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新闻行业的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般武艺要样样都能来,哪一方面欠缺,都做不好新闻工作。”
【人物简介】
徐明,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至《安徽日报》从事记者工作,曾任总编社编委秘书、经济部副主任、经济部主任等职。2009年,调任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党刊社长。2017年3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