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作的这段时间,经常会想,我要写什么?写自己的生活和故事,似乎没有那么精彩且富有故事性,平淡无奇的生活让我对于书写自己的故事产生了一种畏惧。不写自己的故事,那么就写别人的故事吧,不仅仅是写人的故事,也可以写动物的故事,还可以写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感觉可以把全世界装在我的文字里。
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我要如何下笔?我的写作灵感,那个点亮我写作智慧的光芒从哪里照进我的脑子里?
我相信这是很多笔者都会有的烦恼。我脑子不是太聪明,没有很强的想象力,也没有记者和履历丰富的人那样便利可以收集很多丰满的素材来充实内容。在有限的经历和不多的素材里,我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写作灵感?
在我坚持写作的这几个月里,我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些写作灵感。
阅读让我思维更活跃,阅读他人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好文字,让我可以轻易地借鉴起来。在我阅读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的时候,贾先生对于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学生时代的描述让我灵光一闪,我也有让我记忆深刻的老师,也有让人怀念的学生时代,于是我模范贾先生的文笔,写起了我的老师。当我有了主题又有了参照以后,我边不再纠结,行思流水地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脑海里的记忆全写出来了。
近来常读的作家有王小波、贾平凹、捷可夫,通过他们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语言,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感,相继写了几篇模范的文章。这种方式让我更加从容。
在我没开车的这段时间,每天去上班,都是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觉得讲这句话放在写作上也适用。有人的地方就有可以写的故事。
今年早些时候,我乘坐地铁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高中生主动给一对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让座,而奶奶却心疼孩子读书辛苦,所以好言谢绝他的让座,同时感叹现在的学生素质。我就站在旁边,见证者这样一个温情的时刻,于是立马动笔写了这段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人和事,在某一个点直击人的脑海,可能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情,可能仅仅只是某个路人一个微笑的举动,但是却能击中我的心灵。
我喜欢在回家的地铁上观察别人的行为举止;也喜欢在旅行的路上,主动跟陌生人的同路搭话;我也喜欢用脚步和五感去亲近一座陌生的城市,走陌生的街道,听着陌生的方言,感受一个城市的味道。这些五感体察让我在写作中拥有了更多的素材,用心用情去感受这些人、这些地方的时候,便有了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