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形容刀剑锋利,常用“削铁如泥”来表示。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清朝才出现的词汇,民国以后的小说里用得最多。
宋朝人虽然用“削铁”来代指宝剑,但夸它厉害,还是要用“切玉”来形容,比如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削铁”不如“切玉”来得雅训。“削铁如泥”滥觞于“切玉如泥”之典。
01
据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记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周穆王是西周时期的君主,他大规模征讨西北的少数民族,迫使其献宝求和。或者说,是与沿途各民族进行频繁的物资交流——传说中,他和西王母的会晤,就应该发生在这一时期。
西王母,原是一个西方古国的名字,《淮南子》说是“在流沙之濒”,按照《穆天子传》的记载推测,大约是在乌鲁木齐。所谓会晤,即周穆王与西王母的国君(有学者认为,西王母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其实就是一个部落的女首领)见面会谈,周穆王请她喝酒,她为周穆王唱歌(史书是这么说的)。历史的绯闻就这么产生了。
后来,西王母的这位女首领,逐渐被“升华”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还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说到底,她只是沾了周天子的光。
锟铻之剑、火浣之布,是周穆王西行所获宝物中的特异之物。
火浣之布,就是石棉布,用石棉纤维织成的布。由于具有不燃性,燃之可去除布上污垢,所以史书中常称之为“火浣布”。中原王朝一直没有掌握它的生产技术,视其为珍异。
晋朝的《搜神记》说它是生活在炎火之山上的鸟兽毛制成,宋朝的《铁围山丛谈》也怀疑它是一种动物的毛制成。直到民国,章太炎先生还说:“今有闻火浣布者,目所未睹,体所未御。”
锟铻之剑,后人又称昆吾刀、切玉刀,剑长一尺八寸。周制,折合44.6厘米。它的长度和使用方式,是飞剑和剑仙传说出现的原由,下一节会专门讨论。
锟铻剑由千锤百炼的钢制成(中国战国时才开始炼钢,而且质量很差),剑刃呈褐红色,用这把剑切割玉石(玉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最坚硬的物质),像切泥土那样轻松。极言其锋锐无匹。
02
锟铻剑真有这么厉害吗?
按现在出土文物来看,中国最早的剑产生在商代,由铜制成,呈柳叶或锐三角形状。西周时期已经发明冶铁技术,最迟在春秋早期出现了铁剑。
考虑周穆王所处的时间段——他是西周第五位君主,执政时距西周建国69年——来看,本土出产的剑,只能是铜剑,搞刺杀应该行,去切玉?呵呵。
但是,周穆王从西戎那里得到的锟铻之剑,它不是铜剑,而是一把超越时代的铁剑。
中原文明领先于周围的戎、蛮、狄、夷,似乎是共识。但戎狄除与中原王朝接壤外,也与其他文明有交流。比如:西方的赫梯人。
公元前1900年,赫梯人移居至安纳托利亚,即现在的土耳其北部。他们的冶金技术长时间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大约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的赫梯新王国时期,赫梯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使用铁器,是最先走进了铁器时代的人。
周穆王的执政年份是从公元前976年到公元前922年,赫梯人的冶铁技术已经发展了500年,有制作精良的铁剑流入西戎,是有相当可能的。
对于青铜器时代的人来说,铁剑带来的冲击力有多大?
中国最先在军队中使用铁剑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秦昭王曾经深怀忧虑地说:“吾闻楚之剑利……夫铁剑利则士勇……吾恐楚之图秦也。”何况是比秦昭王早生600多年的周穆王?他看到锟铻剑时的震撼,大约等同于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冲锋时的惊骇。
所以,这锟铻剑以“切玉如泥”的属性而成为天下至宝,和宝剑的长期代言,就不足为奇了。
03
切,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大约造字于春秋时期。
它的本字是“七”,在甲骨文中写作“十”,作拦腰切断之义,但因为借用为数字专名,导致使用时表述混乱,所以人们干脆另加义符“刀”,写作“切”来表示。这样,“七”和“切”各有所专。
“切”的本义,即为用刀把东西分开,截断。
本文作者是生姜乌梅,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
此文为看点见所见斋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