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底顶我去过两次了,而且都是元旦跨年活动。第一次特别难忘是因为还有幸人生第一次进了警察局,第二次难忘是因为和一群人吧。这是一篇不像攻略的游记,只是为了单纯记录途中的想法和拍摄的瞬间。照片都用手机拍摄,后期是用手机snapseed基础修后,再导出Lr和Ps多重修。后来放出这组照片,一阴一晴为主题,大家都觉得很惊艳,开始调侃叫我“大师”……我想回忆当时修图的思路,但都找不到原先的感觉了。
月色温柔,凉风嗖嗖
跨年的标准活动,找个短线走走。
威威作为协作,付出很多,做了很多沟通和前期准备工作。她自己说了,自己要走的船底顶,哭着也要组好队,最后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三组分散的小队伍组起来了。
找了个老司机,我们七点半准时出发,也顾不得团队自我介绍了。
一路我和威威聊八卦,真的聊了一路,三个小时就真的到山脚下了。
上包,稍微耽搁了一下,赶紧赶路。
那个时候才意识到小亮之前说的“两个小时的夜路”是个什么东西!!!
我望着头顶,月色朦胧,还是那么温柔,有薄纱遮盖,月儿也害羞了,我们也埋头走路了。
一半水泥路,一半鸡根路,加速前进的夜路,爬山,约有十公里,到达“豪华”客栈后,收拾睡觉,按下不说。
定个位,@罗坑。
披雾戴雨,寻步启程
起床后赶紧洗漱,就有客栈老板煮好的热腾腾早餐可以吃。
毫不意外,每一个客栈里都会有一条黄小明的狗,忧伤的眼神,动作总是寻寻觅觅的,那是因为饥渴,没有悠然的姿态。
待我们要出发时,雨小了,可以不用雨披,冲锋衣足以。
就这样,赶着一段一直爬升的水泥小路,外送一段平坦的水渠路,中间需要过两座断桥,尤其第二座仗深似悬崖,摇摇晃晃,木板也有好几处被雨水腐蚀几近坏了,危险系数还是有的,要走时需要稳步缓进,且两手扶助铁索。
定个位,@白房子。
落荒乱石坡,怀疑人生
接下来就是极具船行最为典型标志之一的乱石坡,起码得走四五个小时吧。
路上一个大叔讲的,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走过乱石坡了,以后啥都不怕了”,我补了一句,“是吧,因为已经没有更绝望了吧”……奔溃在绝望之前,还有一段赠送的河谷路段,抖升、路滑、狭窄。
路上最好还是一路爬升,双手用上,累了赶紧休息一下下,然后就得赶紧启身,这样可以避免消耗过多体能,不然一歇息人就惰性了。
这乱石坡也是挺考验人的,除了考验人的体能,还考验人的素质。遇到一支XX大学登山队的,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忍不住插曲吐槽一下,他们居然有了以下行为:一是路中央歇息,挡住后来登山者去路,还不听劝;二是走出路了,不仅不听劝,还态度嚣张;三是扎营时,把别人的地钉擅自拔掉后不帮忙另扎上,导致天寒地冻的夜里别人脸上总被漂流的“雨水”滴到;四是在晚上超过十点之后,还在那里叽叽喳喳,毫不顾忌他们睡觉这么一回事。最后这支队伍,我们赋予他们一个响当当启动令——“那支令人闻风丧胆的XX队上来了”,一听到这句,我们恨不得连爬带滚地赶路,生怕落在这支麻烦的队伍后面。好了,吐槽完毕。
定个位,@第一段乱石坡。
看到希望,却迎来寒风
终于看到了小树林,于是我们可以开启第二段乱石坡。
熟悉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这坡已经爬得有点麻木和后怕了,我对威威说“如果我有记忆,我肯定会及时劝退她的!”
大雾,能见度极低,我们总算走完了乱石坡全程,终于看到了一片黄色的草,这就是看到了希望了。
山顶上,冷,风吹得,雾都在枯草上结出了小水滴,晶莹剔透,很好看,如果有阳光,肯定美极了,可惜没有如果。
又走了一段路,我已经忘记了,然后稀里糊涂下了断崖。相比第一次没带眼镜,模模糊糊下的断崖,这次还是有点难度,需要威威在前面指导我落脚地,前后翻身了两次下崖的姿势,也是极不易。后来小亮说,是有原因的,石头被风化了,落脚地已经变得很少了。
然后又稀里糊涂上了船顶,大雾茫茫,风萧萧兮,地冻天寒,举起牌子,证明我们来过。
然后又稀里糊涂到了营地,安营扎寨,这个时候手已经是冻僵了,不怎么听使唤。
小亮他们比较辛苦,打水开炉煮丸子和面。
收拾完备后,等着喝热汤前,我全身是瑟瑟发抖,不自控的,抖抖抖,这“瑟瑟发抖”的成语,我体会是多么深刻啊,直到喝了第一口热汤后,终于能自控地发抖了……差一点就忘了大锅先煮了一锅面条给我们吃了!他不和我们一起腐败,却帮我们背东西,还煮好面条让我们先吃!!(相比起个别同队的,一开始讨论时不吭声就算了,领队安排妥帖了,最后却以一个一眼揭穿的理由搪塞,不肯分担公共物资,而且这点重量并非不能实现的背负!!!这个事情我是后来下山后才知道的,如果我早知道,我会强烈要求劝退这样的队友!原因大家应该都知。)
其他队伍还有生柴火堆的,可惜我们这队没生成。
总是,那种“寒彻骨”的恐惧又侵袭而来,小亮帮我们煮了热姜茶,我喝了几口,就赶紧钻睡袋,试图抵制寒冷。中途无奈还是得重新穿着冲向小树林……也就这个不能妥协,其他刷牙洗脸的,通通都放下了,无关紧要。
几乎把能包裹的都裹身上了,身板底下还是像冰窖。我的帐篷已经算是很密不透风了,结果睡袋口一露脸,我都能感受到寒风吹拂而过。整个帐篷在风中雾水中,摇呀摇。那一刻,我才想起回家。
在三次定时音乐之后,我总算一觉到天亮。
定个位,@营地。
初升太阳,照耀大地
直到八点左右,太阳终于露脸了,那一瞬间,我们大家都在欢呼,身上也似乎一瞬间温暖了。
我问了一句:“那今天能看到云海吗?”
早餐,收拾装备,又重了起码三斤雾水,八点半,比预计晚了半个小时出发。
大锅在看到太阳之后,就决定留下来了,结果,他今天就看了美丽的日出,路上也是云海倾斜,壮观。
虽说是晴天,但是船底顶,就是难说,我们也是在阳光和迷雾交替中前行,偶尔停下来歇息。
第二天时间比较充裕,我们就走走停停,拍拍照。
不得不提,路上,有两个风景树,有上船的朋友,记得合影留念。
定个位@好几个草坡-伤心大草坡、落日峰对面破、 高领 地……(名字乱叫的,我不记得了)
绿如蓝,甚似欧洲静谧小村庄
接下来一直都是下坡,考验膝盖。
小亮说他自从对从旁负重跑过去的老外的膝盖心生隐痛之后,他的膝盖也开始隐隐作痛。这是什么传导病?心理作用如此强大?还是老外脑电波磁场强大,强行在和小亮交互意念中交换了膝盖?
我印象很深刻,当在上面看到这面小湖水时,我脑海中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印象“ 欧洲 小村庄”,一定要到湖边耍两把。
到达后,只想说,有些景就注定“可远观不可亵玩”!
定个位,@湖边。
上斜村,水泥地,回家的路
还剩最后的几公里了,其实凭着记忆,还是有如下,一段盘旋而上的水泥路。
威威开了个玩笑,“右拐一个坡,再左拐一个坡,再右拐一个坡”。没想到玩笑变真的了!遗憾的是,这个玩笑真的不够彻底,因为右拐左拐右拐之后,还有好几个拐,之后才看到曾经熟悉的小村落。
我也就想起来了,有一座房子我有印象。
穿过小小村路后,就是过河滩,踩石头走一两个Z字形过河,到达水电站。
然后就是一段水泥路,也走得挺奔溃的,但最后总算走到小卖部,车来接我们了。
定个位,@上斜村。
上车,路过终点新洞小学,可以关了轨迹了。
最后,路过饭店,吃饭,六点启程,九点顺利安全到达 广州 。
最后的最后,回家看凡凡唱歌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