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好多朋友问我同一个问题:你花时间精力去写这些文章有钱拿吗?
真是抱歉,没有报酬。
欲望不断膨胀的社会,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也愈发强烈。而我呢?毫无疑问,我当然也是想要报酬的。我真的太想要成功了,连个性签名都暴露了我的野心。
立竿见影真是令人羡慕的理想状态啊!可往往也是达不到的。
于是朋友就说:“那你写文章有什么用啊?浪费时间精力。” 我倒也能理解,毕竟像高考能上大学,考试过了拿证,为达成明确的目的而努力,比毫无方向的奋斗要有动力的多。可是,我很想大声地告诉他们,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
年轻,不是执念于某某明星的演唱会,潮流的衣服,或是刺激新鲜的游戏,而是改变自己。忘记是哪位名家说的了,姑且就当是我说的吧。
但不是所有的改变都像穿衣会暖,吃饭会饱一样快速有效的。而除了改变之外,还有等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电影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的一段对话。大致内容如下。
柯景腾:“你为什么这么努力,我敢打赌,10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
沈佳宜:“人生本来就是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啊。”
我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十分刻苦努力的人,可是我仍然没有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那段时间真的是活在阴郁里面,如同癌症晚期一样对生活绝望。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是怎样一种体验?无力改变却又要忍痛接受。回过头看看我的高中,我还是觉得很遗憾,很难过,但是我不后悔。
我欣赏三毛的纯真“就算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
只有真正付出过却又失落过的人,才品味得出“有用”里这个“用”字。
我做了太多没用的事了,如今反倒不在乎它到底有多大作用了。
说来惭愧,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努力的结果不能完全用成绩或是金钱来衡量,而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不是有没有用而是有没有趣。
就拿写作来说吧,如果你非要用世俗的价值主义来评断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只有职业作家才有写作的必要和资格。显然有些绝对了。村上春树在他写第一本书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作家。而财富只是作品的副产物。我总会带着崇高的敬意看待文字工作者,因为相比较而言,他们更豁达,不仅仅来自于对文字的敬畏,更多的是那份淡泊宁静。
而像我这样的穷酸文人,从文字里找到的慰藉,却也是一帖治愈的良药。还是得说,文字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也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我之所以取名叫一半书,是因为我愿意用我一半的精力去写作,而不愿意献上全部的热情。我还得留剩下一部分去生活,去旅行,去学习。
就好像读书这件事吧,大学生遍地开花,能找到好工作的寥寥无几。于是很多人就说读书没什么用,还不是一样打工。我只能说纵观古今中外,富豪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深度真的还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那些个说读书没用的,是因为你的书读的还不够好。
所以啊,倒不如换个问题,把有没有用换成有没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