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难过的魏则西事件让人们开始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可信度正式觉醒。互联网上信息和知识的泛滥简直就是泥石流爆发,信息碎片不可避免的让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偏见化,或者彻底困惑。讲的简单粗暴点就是:上网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了,愚蠢的人更愚蠢了。
另外网上信息传布速度快但半衰期极短,没一天半天就淹没找不到了,很多人喜欢收藏信息,但其实收藏了信息大部分也就搁置了。
那些转瞬既逝的碎片信息呢,其实哪也没去,回家换件马甲又出来了。所以互联网上可有价值的东西有,但是很少。可是你看到最多的都是那些变装的无价值碎片。
醒悟过来的很多人决定在这浮躁的环境里,放下手机,不受打扰的坐下来读本书。而他们要面对的也是一个有趣事实,光国内出版界每年新发行的书有40万本。我该看哪本书?
如果我不是一个有经验的读者,我该从哪里开始?
这几年书单极为流行,我曾经也是收藏了不少搁置了不少。我现在说说我的心得。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个书单的前世今生。为什么会存在和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荐书在文字被刻在竹简上不久以后就开始了, 可是在那最遥远的中国古代,那只有皇帝老儿家才有很多的书。找人读书,做目录,写笔记,纂书单那可是官方的事情。
渐渐的达官贵人,士人大户家里也慢慢有藏书,而且秀藏书就是体现他们存在感的方式。他们也写书评写目录荐书给百姓,就像如今秀包包发心水一个意思。
“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就是说惠施这个人的包包装了五车哈(sorry 不是包是竹简,多到让人羡慕嫉妒,这个后来演化成“学富五车”意思是有好多学问的意思。
现如今,大家随便掏出一个手机都可以把惠施直接PK出银河系。在这种情况下,谁都可以给谁荐书。所以现在在网上你能找到很多别人推荐的书单,我想说几句怎么来鉴别它们和利用它们,因为它们也是一些信息碎片,我们要有火眼金睛去鉴别。
我把自己总结的书单利用价值由低到高排个序来讨论下面的荐书:
第一种荐书,就是某号发出一个书单“2016最值得读的15本书”,或者是“创业必读的25本书”等等,我只是举个例子,这些书单的名字没有什么普遍规律。
但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是书皮拍个照,简介直接抄,销量来比较。可是不提荐书人的资质,荐书人是否对这这一本书所在范畴的同类书都进行了大量的泛读和精读?有些时候甚至可能是卖书的商业软文。
第二种,大咖名人CEO的书单。“20位顶尖CEO的书单”,”比尔盖茨2015在读什么”。你会想读他们读的书是因为你好奇卓有成就的人的思想,也许获取些火花,你也可以精进。
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书单里的书“良”会多“莠”会少。看他们看的书,说不定你从此把某大佬认为知己,也说不定你立马比出了和他们思想的差距。
但小提醒是“良书”未必适合你作为阅读这一类书的起点。你和这些大咖们所预存的知识量和经历不同,你们价值观不同,你们在某一领域所在的高度和角度多半不同。能打动他的书非常可能是根本不适合你的。
这些书单是这些大佬正在看的书,试想一下你在入行初体验时看的的书和你精通后看的书的差距。
第三种书单好多了,有推荐人信息,有比较,有细致说明为什么推荐,推荐者心得体会如何。比如“学经济学就看这10本书”,“育儿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5本书”,推荐人通常是“平民”,可能是这领域中的学者,也可以是读书学习的实践者。
可以认他们做老师读上几本书。然而,还是要觉察这一点: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同样是好书,有人喜欢深入简出科普的, 有人喜欢重应用的,有人喜欢重理论和体系的。
最后一种最“平民”的荐书单,来自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上的导师。他们“安利”的书多数还不错。因为推荐人朋友比较了解你。你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了解你的生活状态,了解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然后,从你来说,也了解推荐人,知道他和你在哪些方面有共同点,可能有类似的问题。你会觉得:这本书,他会喜欢,对他有用,那我也可能喜欢对我也用,这种算类比不算跟风还算靠谱的。
图书也遵从80/20法则,就是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最主要影响的书籍只是那浩瀚书海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们是需要荐书单来帮我们去芜存菁的。在美国生活,找到靠谱的书单相对比国内容易些,book blogger 写读书的博主也多,图书馆也做目录学,官方名间各种读书俱乐部,缺点就是没有中国的书。不过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你表面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那可能深层的问题是“不了解自己”,这种茫然的真正解决方案是:多问自己问题来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和内在动力。
说到了80/20法则,读书这件事上还有几个有意思的80/20法则。我下篇聊“越读者”的时候再来聊。